39.《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 。”
40.李白《蜀道难》中,直接描写剑阁地势险要的句子是“ ”。 41.《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描写作者遥望古都长安看到的悲凉场景的句子是“ , ”。
42.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描写出塞外苍凉的自然风光的诗句是“ , ”。
43.《三峡》中,作者描写泉瀑凌空飞跃之态的句子是“ , ”。
44.《关雎》中,表达男子对姑娘深深思念以至不能入眠的诗句是“ , ”
45.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揭示了精神追求战胜物质贫困的两句是“ , ”。
46.《春望》中,通过细节描写表现诗人因忧愁而日益衰老的诗句是“ , ”。
47.白居易《琵琶行》中写独守空船的琵琶女梦到往事却泪流不止的诗句是“ , ”。
48.《记承天诗夜游》中描写夜游时看到的月光下的景色是“ , 。 49.李白《蜀道难》中,“ ”一句从听觉上营造了蜀道悲凉阴森的环境氛围。 50.《师说》中体现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不良风气的句子是: , 。 51.荀子《劝学》中“ ”一句,说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不大,这就告诉人们要善于借助各种外在条件。 52.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 , ”两句含蓄表达了苏轼渴望被重新任用的心情。 53.晏殊《浣溪沙》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感叹年华易逝的心境的两句“ , ”。 54.《赤壁赋》中,描写主客二人乘小舟游赤壁时举酒互劝的欢快场景的两句“ , ” 。 55.《阿房宫赋》中描写出阿房宫走廊曲折,屋檐高耸的特点的两句“ , ”。 56.韩愈的《马说》中,描写千里马惨遭埋没的具体情形的句子是“ 名句名篇默写训练 第 3 页 共 3 页
, ”。 57.李商隐的《无题》中,表达了自己对所爱之人至死不渝的深情的诗句是“ , ”。 5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胸怀宽广、心忧天下的两句诗是“ , ”。 59.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作者对朋友,也是对自己的叮咛的句子是“ , ”。 60.《岳阳楼记》中通过写岸边的花草,描绘了一种明丽祥和的景象的语句是“ , ”。 61.《观刈麦》中,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作者对底层人民的愧疚与同情的诗句是“ , ”。 62.苏轼《赤壁赋》中,用“ ”一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从东山之上升起的月亮在夜空中缓缓移动的情形。 63.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淡泊功名、看清内外荣辱界限的两句是: , 。 64.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 , ”两句表达了作者在潭边逗留后的感受。 65.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两句用夸张手法描写了沙漠奇寒、彤云密布的景象。 66.屈原《离骚》中,“ , ”两句以穿荷叶荷花制作的衣服来表明自己高洁的情操和志向。 67.韩愈在《师说》中,用“ ”一句明确指出了启蒙老师(童子之师)的职责。 68.孟子《鱼我所欲也》指出,当“生”“义”不能两全时,我们应有“ ” 的人生观。 69.《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为求谏而设立了上、中、下三等奖赏,“ ”是可以受上等奖赏的。 70.《醉翁亭记》中,作者用“ , ”两句描绘出了“太守宴”席上的美酒佳肴。
71.周敦颐《爱莲说》中用“ ”一句,借莲的形象描了君子令人敬重而不敢欺侮的品性。 72.《诗经·氓》中,“ , ”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
73.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用“ ”一句,来表现了自己从师的艰辛。
74.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宋文帝刘义隆因草率出兵而最终落得“ ”的结局,来告诫南宋统治者北伐抗金应做好充分准备。 75.杜甫《望岳》中,用“ , ”两句表现了
名句名篇默写训练 第 4 页 共 4 页
泰山之上苍茫空阔的景象。 76.杜牧的《阿房宫赋》中,“ , ?”两句,以质问的语气谴责了秦统治者奢靡而不知怜惜的行为。
77.龚自珍《己亥杂诗》的“ , ”两句,借助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虽然辞官,却还要悉心培育新一代以报效国家的愿望。 78.李商隐在《无题》中写女子离别后的担心,含有两人要各自珍重的意思的诗句是 “ , ”。 79.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用“ ”一句来写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情景。 80.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表现了宫女们盼宠幸而不得的失望情绪。 81.白居易《观刈麦》中用“ , ”两句,形象地描写出妇女儿童支援农忙的场景。 82.李煜《相见欢》中刻意表现环境冷清和幽闭的一句词是“ ”。 83.《曹刿论战》中,“ , ”句,证明了曹刿的观点,即齐师败绩并非使诈而是真的逃跑。 8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通过写衣袍、被子来侧面烘托出边塞奇寒的一句诗“ ”。 85.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说的“从古至今难以周全的事”是指“ , ”。 86.李白《行路难(其一)》中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及感情的激荡变化的诗句是“ , ”。 8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 , ”描绘了极其激烈壮观的战斗场面。 88.《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作者以“ , ”两句写自己一身猎装,率领浩荡队伍出猎的场景。 89.苏轼《赤壁赋》中,以明月作比,说明了世间万物具有不变的一面的语句是“ , ”。 90.《岳阳楼记》中,用“ , ”两句,从侧面描写了洞庭湖风急浪大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