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辅导与训练第三部分基础回扣篇专题二(2)

2025-04-28

(2)研究发现雄鸟的HVC区体积明显大于雌鸟。为探究这种差异的原因,研究者进行实验,得到图乙所示的结果。图乙的结果显示,10~15日龄时,雄鸟和雌鸟脑的HVC区神经元的数量差异不大;随日龄增长,雄鸟和雌鸟脑的HVC区神经元数量变化的趋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雄鸟脑中HVC区体积较大与新生神经元所占比例较高有关,而新生神经元数量的雌雄差异与鸟体中激素有关,这类激素最可能是________。为验证这一观点,研究人员做了多组实验,其中一组是选用雌性幼鸟若干只,平均分成两组。在对照组幼鸟皮下植入不含激素的包埋物,实验组的处理是________。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鸟脑中HVC区________。若________,说明上述观点成立。

解析 (1)HVC等功能区位于鸣禽的脑中,它们直接或间接控制着鸣管和鸣肌的活动,属于鸣唱反射弧结构中的神经中枢,而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鸣管和鸣肌属于鸣唱反射弧结构中的效应器。图甲显示,HVC等功能区之间存在分级调节,最高级中枢为HVC区。(2)直接读取曲线信息作答。(3)实验变量为是否用雄性激素处理雌性幼鸟,因此实验组的处理是幼鸟皮下植入等量的含有适量雄性激素的包埋物。若一段时间后实验组鸟脑中新生神经元的数量多于对照组鸟,则说明新生神经元数量的雌雄差异与鸟体中激素有关。

答案 (1)神经中枢 分级 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鸣管和鸣肌 (2)雄鸟脑中HVC区神经元的数量逐渐增多,雌鸟则减少

(3)性激素 幼鸟皮下植入等量的含有适量雄性激素的包埋物 新生神经元的数量 实验组鸟脑中新生神

- 4 -

经元的数量多于对照组鸟

9.(9分)用等体积的三个玻璃瓶甲、乙、丙,同时从某池塘水深0.5 m处的同一位置取满水样,立即测定甲瓶中的氧气含量,并将乙、丙瓶密封后沉回原处。一昼夜后取出玻璃瓶乙、丙,分别测定乙、丙瓶中的氧气含量,结果如下(不考虑化能合成作用)。请根据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透光玻璃瓶甲 4.9 mg 透光玻璃瓶乙 5.6 mg 不透光玻璃瓶丙 3.8 mg (1)丙瓶中浮游植物的细胞产生[H]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昼夜内,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约为________。

(3)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植物光合速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此时,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藻类的大量增殖常常会引起鱼类缺氧死亡,这种情形下,导致水体缺氧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丙瓶中浮游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产生[H]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2)由于丙为不透光的玻璃瓶,消耗的氧气可代表浮游植物的呼吸消耗,因此在一昼夜内,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约=4.9-3.8=1.1 mg,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约=净光合作用释放+呼吸作用消耗=5.6-4.9+1.1=1.8 mg。(3)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由于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后保持不变,植物光合速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至一定水平后保持相对稳定;此时,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4)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藻类的大量增殖常常会引起鱼类缺氧死亡,这种情形下,导致水体缺氧的主要原因有藻类大量繁殖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或呼吸耗氧量增加)和藻类死亡导致分解者(微生物)大量繁殖,耗氧量增加。

答案 (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 (2)1.8 mg

(3)逐渐降低至一定水平后保持相对稳定 CO2浓度

(4)藻类大量繁殖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或呼吸耗氧量增加) 藻类死亡导致分解者(微生物)大量繁殖,耗氧量增加

10.(10分)野生型果蝇(均为纯合子)眼色为红眼,突变型果蝇眼色为白眼,红眼和白眼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用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F1全为红眼,F2中红眼∶白眼=3∶1,其中雄果蝇染色体的模式图如图所示(图中Ⅰ为XY染色体同源区段,Ⅱ为X染色体特有区段,Ⅲ为Y染色体特有区段)。

- 5 -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红眼与白眼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为显性性状。

(2)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一定不会位于________(填“常染色体”、“Ⅰ区段”、“Ⅱ区段”或“Ⅲ区段”)上,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确定该对基因的位置,可选择F1代的________进行测交实验,若后代中________,则该对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而在性染色体上。为进一步确定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Ⅰ区段还是Ⅱ区段,可用野生型雄果蝇与________(填“亲本”或“F1”)中红眼雌果蝇杂交,若后代中雌、雄果蝇的表现型均为红眼,则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________区段上。

解析 (1)由分析可知,红眼为显性性状。(2)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一定不会位于Ⅲ区段,因为亲、子代中雄果蝇表现型不同。(3)为确定该对基因的位置,可选择F1代的红眼雄果蝇进行测交实验,若后代中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则该对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而在性染色体上。为进一步确定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Ⅰ区段还是Ⅱ区段,可用野生型雄果蝇与F1中红眼雌果蝇杂交,若后代中雌、雄果蝇的表现型均为红眼,则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Ⅰ区段上。

答案 (1)红眼

(2)Ⅲ区段 亲、子代中雄果蝇表现型不同

(3)红眼雄果蝇 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 F1 Ⅰ

11.【生物技术实践】(10分)(改编)回答下列关于腐乳和泡菜制作的问题:

(1)腐乳是豆腐经微生物发酵后制成食品,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该发酵过程,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保质期内腐乳放置越久风味越佳,在探究其原因的实验中,可加入________(填试剂名称),紫色会变浅,表明腐乳中蛋白质被微生物分解为________和________。

(2)制作泡菜时,盐水入坛前要煮沸冷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腌制过程中在泡菜坛盖边沿的水槽中要注满水,以保证坛内的________,要注意控制腌制的________和食盐的用量,控制不好容易造成亚硝酸盐含量的增加,亚硝酸盐转变成的亚硝胺是________致癌因子。

答案 (1)毛霉 双缩脲试剂 小分子肽 氨基酸

(2)防止杂菌污染,防止高温杀死乳酸菌 无氧环境 时间、温度 化学

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辅导与训练第三部分基础回扣篇专题二(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通史专题突破模块四选修专题部分14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