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唐宋八大家读后感600字(3) 2025-10-13 必然性之一便是如此,自己太过优秀而招徕他人排挤,而其二则是这样的磨难多半是洗炼出更优秀的诗文。或许是达到人生的低谷时人的心境、信念、与世态度都有所改变所致?抑或是不一样的人生境遇为他们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让他们的角度与从前大不相同?再不然就是心智一夜之间的成熟。为眼中的世界增添了非同一般的情味?或许这是几个不同的方面,也可能无法割舍地共同影响着文人。因此,体悟文人需要一种情怀,一种设身处地、贴近心灵的情怀。我们难以重复当年的事迹,但倘若就抱着词句学习,机械阅读的目标去阅读,想要读懂八大家是远远不够的。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情怀,我们才不会觉得王安石只是《答司马谏议书》中那个理直气盛、锐气逼人的普通的变法大臣;我们才能感受到韩愈在记录早年生活那样的轻描淡写之下,是怎样血淋淋地抚慰着那颗千疮百孔的心;我们才不难明白为何八大家的文章名满天下,而未有以奇文怪句者取胜。读唐宋八大家,难免会有这样的感触。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走进唐宋八大家读后感600字(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载这篇word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