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是亲姐姐胜似亲姐姐杂文随笔
上午在家听音乐,收到大学室友的微信,问我起床了没?她说她收拾了一些她儿子的衣服,要给我家娃送来,另外再带给我她去新疆玩时买的丝巾和精油香皂。
我说好啊,来我家玩啊!我今天正好没事呢。
她说不行啊,没空呢,给你送完东西就得去菜场买菜啦!
我们约好时间,我去路口等她,我刚到1分钟,就见到她骑着电动车过来了。她骑在电动车上,两手扶着把头,见到我时,笑容立即浮在脸上,扬起一只手对我打招呼。
我见到她,又碎碎念,你怎么一个手扶把头啊,好危险!
她满不在乎的说,我这不是还有只手扶着在呢!
我俩见面就叽叽喳喳聊。她给我带了一袋衣服,另个纸袋里除了漂亮的胡杨林丝巾、薰衣草精油香皂,还装了一个扎了几层的大塑料袋,里面装了好些咸鸭蛋和皮蛋。
她念叨着,皮蛋敲开就可以直接吃的,咸鸭蛋要把黄泥洗了,煮熟再吃。
我说,这是上次从你老家带来的咸鸭蛋和皮蛋吧。
她说,对啊,上次就让你来我家拿,你又不来,我就只好给你送来啦!
我呵呵笑。我俩聊会儿她就得回去了,我又唠叨她,骑车注意安全啊,千万不要闯红灯!
她说知道啦!你不是说要锻炼身体吗?今晚还是明晚就跟我去跑步吧?
我说,啊?跑步啊?明晚吧!
她说,懒家伙,能晚一天就选择晚一天,那就明晚见吧!
然后她就潇洒地骑车离开了。
然后我就心里暖暖的回家了。
她是我大学室友里最要好的一位。我没有亲姐姐,但我觉得她像我的亲姐姐一样暖心。想起她,我就会微笑。我俩大学毕业后在同一个城市工作,我俩关系好,连带着我俩的妈妈也成了朋友。两个妈妈见面不多,但只要一见面就会发自内心地夸对方的女儿,然后还会发自内心地贬自家女儿,特有共同语言。
第二篇:不是亲姐姐胜似亲姐姐杂文随笔
上午在家听音乐,收到大学室友的微信,问我起床了没?她说她收拾了一些她儿子的衣服,要给我家娃送来,另外再带给我她去新疆玩时买的丝巾和精油香皂。
我说好啊,来我家玩啊!我今天正好没事呢。
她说不行啊,没空呢,给你送完东西就得去菜场买菜啦!
我们约好时间,我去路口等她,我刚到1分钟,就见到她骑着电动车过来了。她骑在电动车上,两手扶着把头,见到我时,笑容立即浮在脸上,扬起一只手对我打招呼。
我见到她,又碎碎念,你怎么一个手扶把头啊,好危险!
她满不在乎的说,我这不是还有只手扶着在呢!
我俩见面就叽叽喳喳聊。她给我带了一袋衣服,另个纸袋里除了漂亮的胡杨林丝巾、薰衣草精油香皂,还装了一个扎了几层的大塑料袋,里面装了好些咸鸭蛋和皮蛋。
她念叨着,皮蛋敲开就可以直接吃的,咸鸭蛋要把黄泥洗了,煮熟再吃。
我说,这是上次从你老家带来的咸鸭蛋和皮蛋吧。
她说,对啊,上次就让你来我家拿,你又不来,我就只好给你送来啦!
我呵呵笑。我俩聊会儿她就得回去了,我又唠叨她,骑车注意安全啊,千万不要闯红灯!
她说知道啦!你不是说要锻炼身体吗?今晚还是明晚就跟我去跑步吧?
我说,啊?跑步啊?明晚吧!
她说,懒家伙,能晚一天就选择晚一天,那就明晚见吧!
然后她就潇洒地骑车离开了。
然后我就心里暖暖的回家了。
她是我大学室友里最要好的一位。我没有亲姐姐,但我觉得她像我的亲姐姐一样暖心。想起她,我就会微笑。我俩大学毕业后在同一个城市工作,我俩关系好,连带着我俩的妈妈也成了朋友。两个妈妈见面不多,但只要一见面就会发自内心地夸对方的女儿,然后还会发自内心地贬自家女儿,特有共同语言。
第三篇:娘亲杂文随笔
一
我们的娘走了,心如此的痛。从此,娘,儿子再也看不见了!娘,天下的娘亲都一样吗?看见娘的面容那么的憔悴不堪,身体瘦骨如柴。娘,伤心!疼痛一切都迎面扑来。使儿子无力去挽回娘的一切!
娘,儿子的娘亲!陪伴我们的老娘,在这个世界上。儿子,从此以后再也不会看见娘了,即使儿子再睁大眼睛四处张望,也看不见娘的面容,寻觅不到娘的身影。在儿子回家时,村口再也看不见老娘等儿子的笑容,那操劳了一辈子佝偻的身影。娘,儿子从今以后在哪里能看见呢?
娘,自从父亲走后,是您那瘦弱的身体呵护了,我们兄弟姐妹,多少个日夜,多少个灯下为儿女们缝缝补补;田间地头留下娘亲的多少汗水;厨房里的烟火中曾飘荡过多少娘的香味。如今,我们兄妹都成家立业了,孙子辈都娶妻生子了。娘是该享福的时候了,而老娘您却和我们再见了!
老娘!每一次,回家,娘在村口站立,盼望!期待!那出现在儿子眼前高大的身影。可是如今,突然间寻找不到了。娘又在哪里?从今以后,儿子回家时,那双期待的眼睛在哪里?老娘,儿子再也看不到您了!回家的路,儿子真的不知道,今后怎么去走回家这条路。
娘,您一路慢慢的走,在天堂,请您照顾好自己!娘和父亲在天堂团聚了。娘,请您见了父亲告诉他,我们一切都好,也请他放心。娘,儿子记得,每次回家时,娘拉着儿子的手,问长问短,儿呀!你想吃什么,娘去做。
一会儿,厨房里的香味诱惑了儿子的口味,娘脸上的皱纹一次次的填满了笑。娘,今后儿子回家,再也闻不到老娘的味道了。谁也代替不了老娘的气息!多少次,多少回,老娘呼唤儿子的那些声音,儿子再也听不到了!娘,儿子只剩下的是无休止的回忆!
儿子的眼泪已经淹没了心痛!娘亲,在天之灵安好!每年这个时候儿子都会来祭奠娘!请娘放心!娘亲,一路走好!
二
娘,虽然和娘未曾见面,但是娘的感觉那么的亲切。当我隔着屏幕看见娘,那瘦瘦的身体蜷缩在一起,脸色苍白,手无力的攥着。我的眼睛模糊不清,泪水溅湿了手机屏幕,心似乎被什么掏空的感觉!痛的感觉、疼的滋味一股脑都拥堵在心口。真的不知道!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亲情,还是缘分?
曾经,那次也是隔着手机屏幕,看见娘在你的陪伴下,散步在田间地头,在夕阳下。那么神采奕奕,容光焕发。如今,却离我们而去,我不知道这段时间,逝去了娘亲日子将如何走过。更不知道娘会走的这样快!我还没有机会去看看娘,娘就散手离我而去。我不知道是你不给我机会还是我与娘无缘?
多么想,当初就该义无反顾去见见老娘,可是现在后悔的感觉我都无法自拔。后悔当初听了你的话,来日方长吗?什么是今后见面的机会很多,什么等机会?如今等来的是阴阳两隔,和送送娘一程都没有机会了。多少遗憾的感觉你是怎么都体会不到的啊!
曾梦过多少次娘的容颜,娘笑容可掬,待人接物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慈祥的目光如此真切,虽然是梦。可是其实这就是娘的样子!你的一意孤行,让我失去了多少见面了缘分啊!说实话,我恨你,让我如此这般的心痛的感觉。此时此刻你能否感觉到吗?
娘,离我而去,请您一路走好!不孝的女儿在这里默默地为您祈祷,祝福!愿您在天堂安好!擦掉遗憾的泪水,向远方的娘亲默哀!娘!下一辈子再见!
第四篇:欢乐一家亲杂文随笔(模版)
北京大兴的王瑜老师,上课的题目是《欢乐一家亲》,是《大系》三级2,第三章人的世界,第十一单元的内容。他的目标指向是:故事中的人物的细节描写和铺垫的叙事方法。
王老师的教案是这样预设的:
一、教学目标
(一)基础目标
感受力目标
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获取丰富的写作素材。
2.引导发现亲人的某一个本质特征,用几句话或词语概括这些特征,并尝试找出体现这一特征的诸多细节。
认知策略目标
3.帮助学生学习从抽象到具体的习作方法。
写作智力目标
4.铺垫,主要是为了突出主要人物或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件进行铺陈描述的一种表现手法,引导学生尝试用这种铺垫的手法进行写作。
(二)核心目标
描写时注意抓住细节进行刻画,从细节刻画中体现出人物的特征。
二、课前准备
阅读准备
1.查阅有关胡适的资料。
2.阅读《我的母亲》,完成学习单。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发现亲人的某一本质特征,用几句话或词语概括这些特征,并尝试找出体现这一特征的诸多细节。
2.让学生尝试用铺垫的手法进行写作。
三、教学过程
(一)审题
1.明确要求
2.感知力发现
提示:通过故事来记录一个人是一个基本的方法。许多大作家也用这个方法。名著发现中,有胡适先生的文章——《我的母亲》。
(二)名著发现
1.感知力发现
提示:作者的母亲有什么特点?哪个故事让你印象最深刻?
2.写作智力发现
师生共同梳理阅读导图:
(三)操练指导
1.认识策略发现:细节放大
2.写作智力发现:铺垫原因
3.操练道场:完成自己的片段,或铺垫,或细节描写。
4.展示评价:分享细节放大的小技巧。
从以上课例中不难看出,王瑜老师注重的是学生的实际“获得感”,不仅有写作技能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既有看得见的,也有看不见的。
我们先看师生共同梳理的“阅读导图”,首先从内容入手,用“镜头聚焦”的方法,“切”出五个画面:叫我早起、责罚我、舔我眼病、打发债主、平息矛盾、维护尊严,这就是“解析”策略,是文本阅读的重要方法。“叫”、“责罚”、“舔”、“打发”、“维护”,这些精彩的画面,是作者描写的五个小故事的重要细节,这是引导学生进行概括小标题的训练,也是抓细节概念词的感知能力的培养,名著发现“踏雪无痕”。
王瑜老师的深厚功底,来自于他平时工作中一点一滴的用“心”。
王瑜老师1996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文科学士学位,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语文教研员。连续三届北京市骨干教师、首届北京市微格教学评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课堂教学实践”优秀子课题负责人,连续两届大兴区十佳教师、大兴区五四青年标兵、大兴区职评中评学科组成员、大兴区名师工作室指导教师。他担任四本文集(已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和两本教学参考材料的编委工作,承担北京市教材辅导课例的录制,获北京市教学观摩课一等奖、指导教师获北京市教学观摩课一等奖及最佳组织奖。近十年来,我先后负责两项国家级课题(其中一项已经结题),一项区级课题(已结题),参与三项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的研究。各类教学设计、论文获奖二十五篇,各类教学设计、论文发表十六篇,各级研究课、课赛获奖二十次,市区级荣誉十六项。指导教师各类获奖、发表近五十篇(次)。他曾参加“京苏粤浙中小学卓越教师高端研修班”、“京津冀三地培训者”研修培训、北京市“绿色耕耘”——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北京市“绿色耕耘”再提高——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今年在清华附小参加脱产培训。
这些丰富的学习和研究经历,让他学会了思考。
在入校培训时,他面对老师们的提问从容应答。
他说:
老师的思考很实际,说明有实践的愿望。我们组的问题聚焦在四个方面,问题1:这样的作文指导课上下来,怎么评价?2.落实重难点的方法是什么?3.《大系》教材的能力层次怎么确定?4.名著难读,我们应该怎么解读?
他的解答具体实用:
问题
一、课时分配有两种设想。一是两节连排,指导二十分钟,写作四十分钟,以几篇学生习作为实例,针对写作内容进行共性问题的点评。二是两节分上。课上指导,课下完成习作,小组推荐优秀习作,第二节课分享,同学相互评价,依据是训练的三个点:感受力、认知策略、写作智力,包括9要素,每节课可侧重2-3点。
问题
二、写前指导阅读,梳理认知线路图。
问题
三、难度层次,由学情而定。例如外貌描写,三年级做到“有序”,六年级做到“有目的突出人物特点”。
问题
四、解读教材编写理念,强调“发现”特点;用学习单化解名著解读难度。《大系》提供的学习材料用不了可以删减,要灵活处理。
“发现法”原则、“名著导航”原则、“能力导向”原则,在王瑜老师这里,化作课堂操作的具体环节和方法,轻巧落地。
第五篇:做一位知心姐姐类老师杂文随笔
不知不觉三下乡的社会实践也快走到了尾声,在这个过程中,我懂得了如何去做一个知心姐姐和小朋友相互沟通交流,去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去做一名老师。
今天我教学生学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先仔细地讲解了一遍这种算法应该怎样做,之后,就出题让学生上来做题,我觉得这种教学模式,学生还是很容易接受的,因为他们在黑板上写出来的顺序和答案都挺准确的。但是,在座位上的几个同学却不怎么会做,当我走到他们的桌子旁边的时候,仔细地观察他们为什么做出的时候,发现他们往往在用十位数上的数字去乘以一个三位数的时候容易弄错。发现这种现象之后,我就黑板上再次演示了一遍这种数字应该怎么做怎样去算,他们每个数字又有怎样的意义。这之后,在座的同学基本掌握了这种算数方法,有时候,你能把学生不会的东西教会给学生,觉得这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在这些日子里,我明白了做一名老师应该有洞察的能力,这样子才可以发现学生为什么不懂做题,发现问题后就要找方法去解决,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有耐心,对于小学生他们相对来说比较爱贪玩,那么他们的注意力就不容易集中,这就需要我们有一颗耐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回到自己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