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开门方向:人在厅外面对厅门,门向左方向的为左开门,门向右方向开启的为右开门,两扇门分别向左右两边开启者为中开门。
(7)曳引方式:常用的有半绕1:1吊索法,轿厢的运行速度等于钢丝的运行速度。半绕2:1吊索法,轿厢的运行速度等于钢丝运行速度的一半。全绕1:1吊索法,轿厢的运行速度等于钢丝的运行速度。
(8)额定速度(m/s):制造和设计所规定的电梯运行速度。
(9)电气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方式、拖动系统的形式等。如交流电机拖动或直流电机拖动,轿内按钮控制或集选控制等。
(10)停层站数(站):凡在建筑物内各层楼用于出入轿厢的地点均称为站。
(11)提升高度(mm):由底层端站楼面至层顶端站楼面间的垂直距离。
(12)顶层高度(mm):由顶层端站楼面至机房楼板或隔音层楼板下最突出构件之的垂直距离。电梯的运行速度越快,顶层高度一般越高。
(13)底坑深度(mm):由层底端站楼面至井道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一般电梯的运行速度越快,底坑越深。
(14)井道深度(mm):由井道底面至机房楼房或隔音层楼房板下最突出构件之间的垂直距离。
(15)井道尺寸(mm):宽×深。
2.1.2.2 性能指标
(1)安全性
电梯时运送乘客的,即使载货电梯通常也有人相伴随,因此对电梯的第一要求就是安全。电梯的安全与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及检修各环节都有密切联系,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造成不安全的隐患,以致造成事故。
(2)可靠性
电梯的可靠性很重要。要想提高可靠性,首先应提高构成电梯的各个零部件的可靠性,只有每个零部件都是可靠的,整个电梯才能使可靠的。
(3)停站的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