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最后经典总结: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2025-09-14

超有用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一、题型意识(拿到题目,先作题型判断)

诗歌鉴赏四大题型: 形象题 语言题 技巧题 主旨题

二、审题意识(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

抓住题干的审题点,勾画出来,体会其所示该题的信息区源、回答思路、回答角度,甚至答案。

三、术语意识

答案的精准建立在正确识别并使用诗歌鉴赏相关术语的基础上,积累必备的鉴赏术语是至关重要的。务必梳理成体系,强化记忆。

四、套路意识

牢牢掌握经典题型的回答套路,事半功倍。

第一种类型 形象题

分析人物形象

1.提问方式:这首诗塑造了一个的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提问变体:这首词体现了某某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你怎么看待某某形象?

3.解答分析: 概括形象特点公式:外在形象+内在品性+基本身份

4.答题步骤:

①概括形象特点; 总

②找出并描摹诗歌形象; 分

③揭示作者情感。 总

注意:有手法点手法

5.答题示例: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步骤一)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点手法)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步骤二)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步骤三)

分析物象

物象:托物言志诗中的意象简称物象。

答题步骤:

①物象特点(外+内)

②联系诗歌描绘分析

③体现出什么“志”


考前最后经典总结: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1.2024-2025年度福建省超声医学质控中心质控检查评价标准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