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学生食堂浪费(14)

2025-08-04

看看

1.学生也应加强自己的修养。做为一个现代大学生,在公共场合应有文明礼貌的行为,应积极的维护排队的秩序,应有较高的道德感,少用快餐盒等等。

2.文明就餐。就餐时避免大声喧哗,餐后自觉收拾餐具放到餐具回收处。应尽量避免制造垃圾,减少食堂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3.文明礼貌地对待食堂工作人员,尊重他们的劳动。保持学生与食堂的和谐发展。

4.作为祖国的接班人,作为重大社会群体的一员,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自身形象的建设。树立“从我做起、爱惜粮食”的信念,用行动来爱国,带动别人一起珍惜粮食。

5.关注国情。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有义务去了解国情。树立爱心,关注我国贫困地区孩子们的生活,减少粮食的浪费。

论文

古人云:“ 俭, 德之共也; 侈, 恶之大也”。又曰“ 历览前贤国与家, 成由勤俭败由奢” 等, 由此可知,我国素来有崇尚节俭的美德传统。今天,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国家精英的大学生们, 其绝大多数继承了节俭的优良传统, 并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 他们的消费也呈现出健康、合理的积极特点; 但同时极少数大学生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奢侈浪费现象。通过对这些不良现象进行研究, 分析其原因, 找出对策,对于高校及时加强大学生的消费道德教育, 促进大学生节俭之德的养成, 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由古到今, 有多少节俭的故事在老百姓中传颂“一粥一饭, 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 恒念物力维艰 。”可是当今在熟读此句的大学校园里, 却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食堂的桌子上、垃圾筐里,撕破皮的馒头、包子、大块的饭团; 学校门口的餐厅里, 几张稚嫩的面孔, 高举着酒杯, 走时, 盘子里的菜还够他们再吃一顿, 这些现象在当今大学生的眼中已不足为奇, 并且贯上了一个很时髦的名字——潇洒 。

由于现今的大学生大都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 没有经历过真正的贫穷, 从小就在父母呵护甚至溺爱中长大, 导致部分大学生过高的优越感, 个性张扬, 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严重。另一方面, 他们从未受过“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那般艰苦的体力劳动的洗礼和锻炼, 没有养成劳动的意识与习惯, 也较少主动接受“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半丝半缕, 恒念物力维艰” 等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教育。所以, 他们既未能充分理解和体会父母的艰辛, 也未能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 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人常言,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可是浪费粮食又是一个怎样性质的行为呢?我们都知道粮食是农民们辛辛苦苦劳动后的结晶,浪费粮食的行为是可耻的,是不可取的!但在我们学校食堂里这种“不可取”却不断进行着。

在食堂每天吃完饭后,只要看一下餐厅的剩饭桶,总会看到桶里倒满了白花花的米饭,还有肉片、蔬菜 据一工作人员说,每天这样的剩饭菜要倒掉好几桶。由此可见我们学校饭菜浪费现象确实严重。一些同学是基于什么原因,倒掉这么多没有质量问题的饭菜呢?我


科研--学生食堂浪费(1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年 通州区初三语文一模考试试卷答案7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