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家庭教育的误区及改进对策研究阶段性总结(4)

2025-07-27

家庭教育

方面可能造成孩子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方去听从,而不辨是非。家长的不一致,还可能造成孩子的烦恼情绪,出现一些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导致心理严重失衡,以至出走等。

(4)、家庭教育中的劳动教育薄弱。这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误区。目前,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就比较薄弱,家庭教育中就更为严重,社会上对劳动教育也不够重视,特别是很多城市的中小学。以往我们大力宣传、提倡的“做普通劳动者”的教育,似乎成了历史,这应引起深刻的反思。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劳动习惯,对劳动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劳动果实不珍惜。由此又引发出其它方面的道德欠缺,如不尊重他人劳动,不艰苦朴素,追求享乐安逸,等等。有的学生在学校里劳动还算积极,但回到家里,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懒虫”。据调查,中小学生在家里主动参加家务劳动的仅占1/3左右,其他的是家长逼着干点儿活,有的根本不干家务活。长此以往,孩子热爱劳动的品质如何培养?

(5)、孩子的超消费现象。什么是超消费?很难做出科学界定。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一般人的消费水平出发,可以判断一些学生的消费行为有“过头”的现象。例如,有的学生过生日请客,一次花去几百元;过元旦买贺卡花去上百元;追求名牌服装、名牌鞋;花很多钱买各种新样式文具;春游、秋游时随便花钱;借各种名义上饭馆聚餐;无节制地玩游艺机 小学中年级以后,孩子渐渐进入了主动消费阶段,一旦养成了超消费的习惯,有百害而无一利。出现超消费现象,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家庭和学生本人方面的原因。近些年,大众传媒中对消费问题的宣传存在着“误导”现象,使许多人在消费上失去理性,这既影响家长,也影响孩子。消费行为中的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炫耀心理、喜新厌旧心理、享乐心理、追求时髦心理助长了超消费现象的发展。一些家长对独生子女的过分疼爱、娇生惯养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6)、家庭教育中的重智轻德、重知轻能。这是当前家庭教育中的重点误区。家长重智是应该的,轻德就不对了,问题还在于许多家长把知识与智力完全等同起来,重视知识学习,轻视能力培养。有关部门通过调查发现,家长对德与智的一般认识还是正确的,问卷中选择“从小注意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占85%左右,而选择“智力开发最重要”的不足10%。然而,当把德、智、体的内容排在一起,,


当前家庭教育的误区及改进对策研究阶段性总结(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电话销售人员与客户保持长期关系的方法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