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新疆导游考试现场考试景点导游词10个新疆景区:天山天池、喀纳斯风景区、交河故城、克孜尔千佛洞、艾提尕尔清真寺、阿帕克霍加墓(香妃墓)、坎儿井、吐鲁番葡萄沟、博斯腾湖、乌尔禾魔鬼城。5个乌市景区:乌鲁木齐市概况、红山、南山风景区(西白杨沟、东白杨沟、甘沟、菊花台、水西沟、板房沟、照壁山)、八路军办事处、风力发电站
香妃是清乾隆皇帝的爱妃。本名买木热,艾孜姆汗。自幼体有异香,被成为“伊帕尔汗”。伊帕尔罕是一位漂亮聪颖的维吾尔族姑娘,她能歌善舞,温柔迷人,身上不洒任何香水,却能散发出一阵阵令人陶醉的芳香。在疏乐方圆千里的地方,都称得上是一位奇女子。这个传说,不胫而走,后来传到皇宫,激起了乾隆皇帝的浓厚兴趣,于是传旨带入宫中。伊帕尔罕进宫后,善解人意,深得圣上的宠爱,因身上能散发出香味,便被册封为香妃。香妃在宫中因染风寒而病故。民间传说,乾隆皇帝派124人抬着香妃的灵柩,从京城出发,沿着长安,兰州,古丝绸路,出玉门关,历时三年半终于运到了他的出生地喀什,埋在阿帕克霍加麻扎里,她的墓便是如今的香妃墓。但据考证,香妃,也就是乾隆皇帝的容妃,死后葬在河北清东陵,香妃墓仅仅是她的衣冠冢。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想起了琼瑶《环珠格格》剧中塑造的那位浑身散发沙枣花香的“含香公主”,看来她并非只是小说中的人物吧!
阿帕克霍加麻扎是集维吾尔族建筑与园林艺术于一体的艺术综合体。门口和围墙外的白杨树是不是很挺拔呀!让我们进入“殿堂”的大门,那些各具特色的小花园,特种菩提子,它们是在初秋时节,才会硕果累累,翠绿翠绿的,像翡翠一般,令人垂涎。
麻扎的阿帕克霍加墓是主要建筑物,高26米,宽30米,墙全是用绿色琉璃砖砌成。巍峨高大,金碧辉煌。其次便是香妃墓其高度与豪华略逊于阿帕克霍加墓。
香妃墓高40米,有门楼,小礼拜寺,大礼拜寺,教经堂和主墓室五部分组成。华丽的门楼两侧有高大的砖砌圆柱和表面镶以蓝底白花琉璃砖的门墙。与门楼西墙紧连的是一座小清真寺,前有彩绘天棚覆顶的高台,后有祈祷室。陵园西部又有一座大清真寺和一座穹隆顶的教经堂。
主墓室坐落在陵园的东侧,方体圆顶,四周各立一座办嵌在墙内的巨大砖砌圆柱,圆柱顶各有一座精雕细刻的圆筒形小楼----名曰“望月楼”或“召唤楼”,楼顶各有一弯铁柱高擎的新月。在看墓室顶中央是一个半球形的巨大穹隆,有不同的土砌成,圆拱直径长达17米,偌大的空间却无一根梁支撑,就这样安然无恙的过了300多年,上世纪80年代还抗过7级大地震,连个裂缝也没留下,堪称奇迹吧!
墓的四周墙壁主要用绿色琉璃砖贴面,间以黄,蓝二色瓷砖镶嵌,瓷砖表面会有彩色图饰,有的还书写着阿拉伯文,波斯文的伊斯兰教警句。墓室高大宽敞,正中的平台上排列着大小不等的58个坟丘,坟丘表面采用蓝底白花琉璃砖贴面,晶银素洁。香妃的坟丘就设在平台的东北角,坟前用维文,汉文写着她的名字。据说在这几乎全是男性,唯一的女性就是阿帕克霍加的重侄孙女伊帕尔罕,也就是香妃。这是由于她的特殊经历和地位的缘故。
阿帕克霍加墓主要有这几部分内容,但它的历史意义却是不容忽视的,要知道这是民族兴亡与国家兴亡间紧密联系的证据。清乾隆帝与阿帕克霍加家族用一条无比信任,无比尊重的纽带穿起了中国东部和西部,串连起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文化,不同习俗的中华民族。
“水流走可石头在,奥斯曼掉了眉毛在,人走了名声在”。阿帕克霍加走了,留下了辉煌的陵墓,香妃走了留下了美好的传说,而美好的传说是对所有逝去的人的最好纪念。现在让我们带着他那美丽的传说,自己去领略他的美。
七、坎儿井
各位游客,来到吐鲁番,人们不禁会问:素有“火洲”、“风库”,气候极端干燥的地方,怎么会出现大片的绿洲?其中有什么奥秘呢?奥秘就是分布在新疆大地上的坎儿井群,它犹如人体的血脉,延展到茫茫戈壁,灌溉了新疆的大片的土地。奇妙的坎尔井,又是吐鲁番分布最广,成为生命之源,常绿之源,浇灌着吐鲁番滴翠的葡萄河甘甜的瓜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参观这一举世闻名的灌溉工程。
坎尔井是生活在新疆的各族劳动人民根据本地的气候、水文特点创造出来的一种地下引水工程,新疆大约有坎尔井1600条,其中以吐鲁番最多最集中,据统计,吐鲁番的坎尔井共1158条,总长度约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