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6年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黄土地区的路基、桥涵和隧道详勘时,其钻探孔径不宜小于__。 A.90mm B.100mm C.110mm D.120mm
2、岩土工程设计中编制概算的作用,除了作为制订工程计划和确定工程造价的依据,签订工程合同和实行工程项目包干的依据及确定标底和投标报价的依据三项外,还可作为下列()项的依据。 A.制定施工作业计划和组织施工 B.银行拨款或贷款
C.考核设计方案的经济合理性和优选设计方案 D.进行工程结算
3、溶洞距公路路基的安全距离计算式L=Hcotβ中的β,按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与岩石的内摩擦角的关系式为(K为安全系数)()。 A.A B.B C.C D.D
4、为防止主体结构弹性变形过大而引起非结构构件出现过重破坏,抗震验算主要进行__。
A.截面抗震验算 B.弹性变形验算 C.弹塑性变形验算 D.底部剪力验算
5、现场勘察时关于工作内容,下述__说法不正确。 A.(A) 选址与可研勘察阶段可不进行现场试验工作 B.(B) 初勘阶段应初步查明地基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C.(C) 初勘阶段应取土并进行原位测试,其数量不少于全部勘探点的1/2 D.(D) 详勘阶段应确定场地的湿陷类型与地基湿陷等级 6、关于基坑回弹观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
A.基坑回弹观测的主要目的是,应测定建筑基础在基坑开挖后,由于卸除基坑土自重而引起的基坑内外影响范围内相对于开挖前的回弹量
B.应在基坑外相对稳定且不受施工影响的地点选设工作基点及为寻找标志用的定位点
C.回弹标志应埋入基坑底面以下20~30cm
D.对深基坑开挖前的回弹观测,可以采用水准测量配辅助杆垫高水准尺读数的辅助杆法
7、一小流域山区泥石流沟,泥石流中固体物质占80%,固体物质的密度为2.7×103kg/m3,洪水设计流量为100m3/s,泥石流沟堵塞系数为2.0,按《铁路工程地质手册》(1999年版),用雨洪修正法估算,泥石流流量Qc为()。 A.360m3/s B.500m3/s C.630m3/s D.1000m3/s 8、一铁路路堤挡土墙墙背仰斜角a为9。(见题28图),墙后填土内摩擦角ψ为40°,墙背与填料间摩擦角δ为20°,当墙后填土表面为水平连续均布荷载时,按库仑理论其破裂角θ应等于()。 A.20°52′ B.31°08′ C.32°22′ D.45°00′
9、黑龙江省某建筑场地为均质土层,其标准冻深为1.5m。当该土层属于下列__情况即有可能产生较大的冻胀和液化。
A.地下水位在地面下1.5m处,土质为疏松饱和的粉土 B.地下水位接近地表,土质为饱和的密实细砂 C.地下水位接近地表,土质为饱和的黏土 D.地下水位很深,土质为密实的粉细砂
10、在抗震设防区,考虑到地震作用效应,桩基在偏心荷载作用下,受轴力较大的边缘基桩承载力调整系数为__。 A.1.25 B.1.20 C.1.5 D.1.1
11、在不出现负摩阻力的情况下,摩擦桩桩身轴力分布的特点之一是__。 A.桩身轴力为一常量 B.桩端轴力最大 C.桩顶轴力最小 D.桩顶轴力最大
12、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进行崩塌勘察时,测绘比例尺宜采用__。 A.1:200
B.1:200~1:1000 C.1:200~1:500 D.1:500~1:1000
13、确定湿陷性黄土地基承载力,符合规范要求的是__。
A.(A) 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应在保证地基稳定的条件下,使其湿陷量不超过允许值
B.(B) 各类建筑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原位测试、公式计算与当地经验取其最小值确定
C.(C) 按查表法经统计回归分析,并经深宽修正后得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 D.(D) 对天然含水量小于塑限含水量的土,可按塑限含水量确定地基土的承载
力
14、()不属于建设投资中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A.(A) 预备费 B.(B) 勘察设计费 C.(C) 土地使用费 D.(D) 工程保险费
15、进行边坡工程勘察时,勘探孔深度应穿过潜在滑动面并深入稳定层__。 A.1~2m B.1~3m C.2~5m D.3~6m
16、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对可能发生地面沉降地区察的要求,以下选项中不正确的是__。
A.预测发生的可能性,提出预防和控制的建议 B.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控制和治理的方案 C.对可能产生沉降的层位做出估测 D.对沉降量进行计算
17、地基土为中密细砂,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采用的地基土静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现需进行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问在地震组合荷载作用下,基础边缘最大压力设计值不应超过()。 A.220 kPa B.240 kPa C.264 kPa D.312 kPa
18、下列不是膨胀土应测试的指标的是__。 A.自由膨胀率、蒙脱石含量、阳离子交换量 B.常规物理力学指标
C.先期固结压力及残余强度 D.水平和垂直收缩串
19、NPV与基准折现率i的关系为()。 A.NPV随i的增大而增大 B.NPV随i的增大而减小 C.NPV与i的变化无关 D.NPV随i的减小而减小
20、泥石流流通区主要采取的防治措施为__。 A.排导停淤措施 B.支挡措施
C.水土保持措施 D.拦挡措施
21、下列对崩塌地区的建筑适宜性评价正确的是__。 A.Ⅰ类崩塌区可作为建筑场地 B.Ⅰ类崩塌区线路均可以通过
C.线路工程通过Ⅱ类崩塌区应采取保护措施 D.Ⅲ类崩塌区不可作为建筑场地
22、采用强夯法处理黄土地基时,下列__不正确。 A.(A) 强夯施工前应在现场进行试夯
B.(B)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可不必考虑土层的天然含水量 C.(C) 在强夯土层表面可以再设置一定厚度的灰土垫层 D.(D) 强夯过的土层不宜立即测试其地基承载力
23、压实填土地基的填料及施工要求中,不正确的是__。 A.耕植土不得作为压实填土的填料
B.应通过试验确定分层填料的厚度及分层压实遍数 C.雨季施工时应采用防雨措施,防止出现橡皮土 D.粉质黏土作填料时,不必考虑其含水量
24、当建筑基坑采用排桩、地下连续墙锚杆结构时,锚杆长度设计应符合一定的构造要求,下述正确的是__。
A.锚杆体下斜长度应为自由段、锚固段及外露长度之和 B.土层锚杆锚固段长度不宜小于6.0m C.锚杆自由段长度不宜小于5.0m D.自由段长度应超过潜在滑面1.5m
25、公路边坡岩体较完整,但其上部有局部悬空的岩石可能成为危石时,下列防治工程措施中__是不适用的。() A.(A) 钢筋混凝土立柱 B.(B) 浆砌片石支顶 C.(C) 预应力锚杆支护 D.(D) 喷射混凝土防护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某软黏土地基采用预压排水固结法处理,根据设计,瞬时加载条件下不同时间的平均固结度见下表。加载计划如下:第一次加载量为30kPa,预压30d后第二次再加载30kPa,再预压30d后第三次再加载60kPa,如下图所示,自第一次加载后到120d时的平均固结度最接近()。 A.0.800 B.0.840 C.0.880 D.0.920
2、公路路基进行坡面防护时,下述__不合理。
A.当采用种草植被防护时,宜采用易成活、生长快、根系发达、叶矮或有匍匐茎的多年生草种
B.浆砌片石骨架植草护坡适用于坡度缓于1:0.75的土体边坡和全风化岩体边坡 C.采用护面墙防护时,单级护面墙高度不宜超过5m D.路基采用封面防护时,封面厚度不宜小于30mm
3、对于同一种土的动力特性参数动模量和阻尼比来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 A.随着动应变的增加,动模量和阻尼比的数值一般都会增大
B.随着动应变的增加,动模量一般会增大,而阻尼比的数值一般会减小 C.随着动应变的增加,阻尼比一般会增大,而动模量的数值一般会减小 D.动模量和阻尼比的数值大小与动应变没有直接关系 4、进行单液硅化或碱液加固时,下述__不正确。
A.(A) 两种方法均适用于加固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地基 B.(B) 施工前宜在现场进行单孔或群孔灌注溶液试验
C.(C) 采用压力灌注单液硅化法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既有建筑物的加固 D.(D) 碱液法加固地基的深度,一般自基底起算2~5 m。
5、在软土地基中采用密集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中可能产生下列()不利影响。
A.土体位移和地而隆起 B.可能产生负摩阻力 C.泥浆污染
D.对环境影响小 E.桩接头被拉断
6、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规定,设置在斜坡上的压实填土,应验算其稳定性。当天然地面坡度大于__时,应采取防止压实填土可能沿坡面滑动的措施,并应避免雨水沿斜坡排泄。 A.0.15 B.0.25 C.0.35 D.0.20
7、某场地为黏性土地基,采用砂石桩进行处理,砂石桩直径d为0.5m,面积置换率m为0.25,则一根砂石桩承担的处理面积为()。 A.0.785m2 B.0.795m2 C.0.805m2 D.0.815m2
8、当建筑场地为Ⅲ类场地,设计地震为第一组时,场地特征周期应为__。 A.0.55 s B.0.45 s C.0.40 s D.0.35 s
9、__属于无筋扩展基础。() A.(A) 毛石基础 B.(B) 十字交叉基础 C.(C) 柱下条形基础 D.(D) 筏板基础
10、在含水量很高的软土地基中,__的情况属于砂井施工的质量事故。() A.(A) 缩颈 B.(B) 断颈
C.(C) 填料不密实 D.(D) 错位
11、设备的使用寿命是指__。
A.设备从开始使用直到再继续使用经济上不划算的整个时期
B.设备从开始使用直到磨损严重,不能继续使用而报废的整个过程 C.设备从开始使用到产生最大收益的整个时期 D.设备从开始使用到设备的设计年限的整个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