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025-10-06

关于印发《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十二五”

发展规划》的通知

www.chengdu.gov.cn 2012-08-10 来源:生物医药与化工处

〖字体:大 中 小〗〖背景色: 〗〖打印本稿〗〖网友评论0条〗〖进

入论坛〗〖推荐〗〖关闭〗

各区(市)县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为促进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根据工信部《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结合成都实际,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定了《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二年八月九日

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成都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文件,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在全国推进新农合政策,镀金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国家大力支持重大疾病药物研发的政策引导下,医药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推

出,药品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我市生物医药产业保持了平稳发展。 (一)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10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规上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48.7亿元,实现增加值93.3亿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226.2%和208.8%。截止2010年末,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203家,产值过亿元企业达63家,其中科伦集团和地奥集团分别进入2010年全国医药工业企业百强第21位和77位。

(二)综合科研能力不断增强。成都拥有四川省85%以上医药研发资源,有四川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和有机化学研究所等64家科研单位;拥有4家国家级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和9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现代中药、疫苗、生物治疗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生物医学材料、诊断治疗设备等部分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0年全市医药行业取得204项发明专利。 (三)特色优势初步显现。一是已形成生物技术药、化学药物、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医用材料等门类较全的产业体系。二是在大型医疗设备、体外诊断试剂部分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现代中药、生物技术药部分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三是大容量注射剂、血液制品等产品已占国内市场的1/3份额,心血康、人血白蛋白、抗病毒颗粒等30多个单品种过亿元。 (四)药材和临床资源丰富。四川生物资源丰富,拥有优良的动、植物物种资源库和基因库。中药材蕴藏量达100亿吨以上,居全国首位,并具有种类多、分布广、蕴藏量大、南北兼备的特点。优质道地药材川芎、黄连、附子等十种中药材已形成规模化种植,为我市现代中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坚

实的药材供应保障。成都市拥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中医院等省内知名医院,患者覆盖整个西南地区,能够为我市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临床病例资源。 二、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世界人口规模扩大、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疾病的变化,人类对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需求日益增长,生物医药产业将持续稳定发展。未来5年内,预计全球医药市场将净增长3000亿美元,2015年达到1.2万亿美元,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4%,2013年将位居全球第三,2015年总产值将达到3.7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物、现代中药品种将快速发展,特别是市场应用广泛的仿制药和基本药物将迎来一轮高速增长。

总体上讲,未来10年传统化学药物市场依然庞大,约占整个医药市场的70%左右;在化学新药物开发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国际、国内市场对天然药物,尤其是现代中药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将快速发展;大型医用仪器设备、一次性医疗器械、数字化高档诊断治疗一体化设备、网络化小型化居家保健设备将成为未来医疗器械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 三、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按照“产业集聚、高端突破、创新支撑、重点跨越”的思路,以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为重点,整合产业资源,促进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培育一批大型龙头企业,着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高端环

节产业化项目,力争在高端领域、关键环节实现重大突破;坚持引进研发型项目,加大对新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支持;用好我市丰富的药材、科研、人力等资源,在具有相对优势的领域取得突破,在生物技术、现代中药和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内实现新跨越。

(二)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实现总产值65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研发及孵化企业聚集程度进一步提高,基本建立起具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企业群体,产品技术先进、公共配套基本完备。掌握一批医药关键技术,推出一批疗效好的高端品种。现代中药、疫苗、血液制品等在国内的优势地位进一步确立。力争建成国内重要的生物医药研发创新中心、产业孵化中心。 四、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

(一)空间布局。生物医药研发核心区以高新南区和天府新区双流部分为主要载体,生产制造以高新西区、双流县、邛崃市、温江区和都江堰市为为主要载体。

高新南区重点发展生物技术药物和高端诊疗设备研发(含中试),打造集中聚集高端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高新西区重点发展生物、生化制品制造和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用材料制造。双流县重点承发展生物制药,高端化学制剂和高附加值的现代中药制剂,以及中药消费品化产品。邛崃市重点承载化学药、中药重大产业化项目,重点发展化学药物制造、中药制剂和保健食品。温江区重点发展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药物及保健品。都江堰重点发展生物技术药物和高端化学制剂。

(二)发展重点。

1. 生物技术药。重点发展无血清细胞培养基、单克隆抗体、蛋白三聚体等国际领先的生物技术和疫苗规模化生产和纯化关键技术。生物技术药物方面重点开发治疗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白血病、血友病、眼科疾病以及其他重大疾病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基因工程药物、微生态制剂等。疫苗方面重点开发治疗流行性呼吸系统疾病、艾滋病、肝炎、出血热、大流行感冒、疟疾、狂犬病、钩虫病、血吸虫病和肿瘤的新型疫苗、联合疫苗、治疗性疫苗等。血液制品方面重点开发治疗创伤性及出血性休克、严重烧伤、低蛋白血症的白蛋白,预防麻疹传染性肝炎、病毒性感染等的免疫球蛋白,各种血浆成份或细胞因子等新型血液制品。

2. 医疗器械及诊断试剂。重点发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免疫层析胶体金类快速体外检测技术,生物化学分析技术,分子顺磁的共振医学成像检测技术,持续离心分离的采供血集成自动处理技术,高强度聚集超声技术,医用诊断X射线技术等。诊疗设备方面重点开发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高分辨扫描的磁共振系统,新型上球管遥控诊断床,高频系列X射线机,数字投影线扫描X 射线机,全自动医用低速离心、血液成分分离系统医疗器械设备,高强度聚集超声肿瘤治疗系统设备,新型透析器复用机等。诊断试剂方面重点开发乙肝标志物化学发光法检测试剂,甲状腺功能化学发光法检测试剂,血吸虫抗体快速体外检测试剂,抗 HIV 抗体的 唾液/尿液快速体外检测试剂,结核病快速检测试剂,氧化体密度脂蛋


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知识培训资料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