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解读之家庭情况调查报告
一年三班
调查目的: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二代”,这些孩子身上的优点很多,比如他们学习能力强,能很快接受新事物;勇于自我表现,不怯场,乐于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特长,渴望得到大家的赞美和喜爱等等。但由于有些家长的过分关爱、甚至是隔代教育的溺爱,导致孩子依赖性特别强,自理能力特别差,可能各位家长也有很深的感触。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习惯,要比教会他知识、比暂时的好成绩更加重要。通过调查统计学生基本情况等班级现状,来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
二、调查形式:采取问卷形式,向学生家长发放调查问卷,回收后,通过统计分析,了解本班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发现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
三、调查数据:全班共53名学生,发放53张问卷,回收53张。 四、数据分析 1、家庭构成情况:
大部分学生都是小区内就近入学,父母大都在身边,但特殊家庭也不少,其中单亲家庭(父母离异)有2人,占全班的3.78%;父母双双或一方出去打工的所谓留守儿童有3人,占全班的5.66%;其中把孩子全权托付给老人或其他亲属照顾的有8人,占全班的15.09%。
2、家长基本情况:
我班的家长,除了2个单亲家庭以外,有14个家庭的夫妻双方
都有正式工作,有3个家庭夫妻一方有正式工作,其余的36个家庭的夫妻或是给人打工,或是自己开店,或是出国务工。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在被调查的家长中,家长的文化水平悬殊,虽然有17个家庭中至少有一位家长达到了高中或大专、本科学历,但是还是初中文化家长居多,甚至有8位学生的父母均为小学文化。
3、家庭经济情况:
4、家庭氛围:
绝大多数家长的人生态度都很积极,生活上都属于勤勉型,平时能有良好的业余爱好。只有几个个别的家长忙于工作或生计,可能对孩子的照管不周。
家庭文化氛围不浓,家庭藏书量太少,甚至少的可怜。全班藏书过百册的只有2户,绝大多数家庭藏书量二、三十本左右,还有23个家庭在10本以下,有的干脆填写很少、少量。
根据统计全班有42个家庭有电脑,允许孩子独立上网的有16人,可以看出网络已经普及,但是也电脑的使用有利有弊,允许孩子独立上网,必然给这些家庭的教育带来隐患,还需要正确引导,帮助家长引导孩子安全上网。
5、教育方式:
多数家长能够采取民主的方式教育孩子,教育方法得当,但也有四五个家长属于暴力型,所以孩子的行为习惯不好。因为家长的水平原因,有30%的家长能亲自辅导孩子的作业,绝大多数的家长属于督
促型,只是过问一下孩子作业写完没有,有5个家长则把学生移交给课外辅导班,还有三2个属于放任型,孩子写不写作业从不过问。
多数家长还是比较重视孩子的学习的,从学生课外班的数量可以看出,全班有2个课外班的学生占50%,但是也体现出家长的教育观念还需要转变,很多家长没有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盲目报班,忽略了孩子个性的发展。
五、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谈谈如下问题: 建议各位家长注重培养学生的以下习惯:
1、教育孩子要懂礼仪、讲谦让。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让孩子学会说话和气、举止文雅、彬彬有礼、落落大方,形成待人诚恳、懂得谦让的良好习惯。我们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备受长辈的宠爱,生活中缺少伙伴,缺少和同龄人交往的经验,往往唯我独尊、随心所欲,当他们在集体生活中与同学发生一点矛盾,或者是自己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时,便会希望得到和在家里一样的待遇,斤斤计较、互不谦让。这样下去,如果不教育孩子学会包容、大度,以后步入社会势必会遇到更多挫折。
2、教育孩子要讲诚信,勇于承认错误。
现在发现很多孩子犯了错误不敢承认,哪怕是大家亲眼看着他做的,叫过来一问,他都不会承认。还有更多的孩子犯了错误马上就得往别人身上推,百般替自己狡辩。我相信很多家长也发现了孩子有这方面的问题,感觉很头痛。其实究其背后的心理原因,主要因为有的
孩子为了逃避责任、有的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这就要求各位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改掉这种习惯,如果发现孩子有说谎的倾向,要耐心帮助孩子改正,教育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平时多给予孩子关心、多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千万不要严厉批评,避免适得其反。
要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传播正能量,学会感恩和分享。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希望家长正确对待老师对孩子的批评。
3、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感恩意识和劳动观念。 要重视对孩子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在家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洗碗、擦地、收拾房间等。不学会生活,往往也不会学习;在劳动中,既培养了孩子的情操,又能让孩子体会父母的辛苦,在能力方面也能得到锻炼。在教育孩子时,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不要把孩子的一切事情都包办,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4、多抽出时间陪孩子加强体育锻炼。
通过日常的活动和学生平时的表现,我们感到学生身体素质在逐步下降,为了孩子的健康,希望家长们能够合理地安排一些亲子运动,比如,在早晨、傍晚、休息日带孩子进行一些户外活动,打打球、跳跳绳、做做操……与孩子一起感受亲子运动的快乐,收获运动带来的健康。
5、要加强家长对学生学习上的监督与辅导。
辅导孩子写作业,也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辅导方法:自觉性强的孩子,家长可以“遥控”督促;自觉性较差的孩子,家长就要亲临“现场”,边扶边放;好动,不自觉的孩子,家长要跟
紧;有“多动症”的孩子,家长要陪读、陪学,直到“多动症”有好转为止。总之,对学生学习上的督促,要落在实处,不能只过问一下,认为完成的不好,老师会有办法。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不但搞不上去,反而养成好多坏习惯,在家中养成的坏习惯又会带到学校。家长还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安静的学习环境,创设浓郁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父母榜样的力量。对于那些整天忙于经营,忙于工作,忙于社交,无暇顾及孩子学习的家长,请你静心思考一下,为了孩子的成长,要舍得在小孩子身上花一些时间,多一些责任,这样才能为其幸福的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6、要注重学生的阅读
健谈的孩子、作文写的好的孩子,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喜欢看书,酷爱阅读。国家有明确的规定: 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3-4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因此,为了孩子日后的成长,建议家长在每天都要安排30分钟左右的时间,创造一个安静的读书氛围,在家里陪孩子一起进行阅读。如果孩子小,你们就亲子共读一本书,以便于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如果孩子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就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及爱好,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有益的书籍,让其在课外阅读中,形成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