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模拟试题1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3分)
1.图1中的电流源产生 W的功率。
2A + - -5V
2Ω 3Ω A B 2Ω 2Ω 6Ω 2Ω 图1
2.图2所示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RAB= Ω。 3. 写出图3二端电路端口的伏安关系U = ;其端口看进去的等效图2 电阻RAB= 。
I +U
R 1I A u/V N _ + 0.5I 10 U R2
- i/A
O 4 B 图3
图4 4.二端网络N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4所示,则其戴维宁等效电路中,电压源电压为
V,等效电阻为 Ω。 i/mA 100 ↓ + +U 60
N US
_ _ ↑ 图5
图6 U增大至40V,则电源5.图5中无源网络N在2V电压源的作用下,U=10V。若要使
电压必须变为 V。 6.图6中电流i1、i2的角频率均为314rad/s,(1)试分别写出:i1(t)= mA、?2= mA;(2)相位差???i1??i2= 。 I227.图7电路若U?U1?U2,则未知元件必然是 。
V1 ? V2 V 图8 图7
8.图8一对耦合线圈,左边线圈接正弦电压,频率为500Hz,
右边线圈开路。此时电流表读数为1A,电压表读数为31.4V,则两个线圈的互感M= mH。
9.图9中电压u1= 。
A A1
M Z o +i- o i1 S1 * A2 B Z
S2 L1 L2 u1u2 * Z o -+ o
10.在图10对称三相电路中,已知当开关S1、S2闭合时,三个电流表的读数均为43A,则当开关S1仍闭合、S2断开时,三个电流表A1、A2、A3分别为 、 、 A。(3分)
11.时间常数的大小反映了过渡过程进行的快慢。在RC充放电电路中,电容越 ,时间常数越 ,过渡过程进行得越慢。
12.一阶电路在直流电源激励下的零输入响应必含自由分量,而 响应却可能没有自由分量。
二、简答题(27分)
1.求图11中电压源的电流I及电流源的电压U。(4分) 2Ω I
+ + 1A 2V 1Ω U
- -
图11 2.求图12所示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阻抗ZAB。(4分)
j4Ω 2 :1 A
*
-j4Ω 1Ω * 3.用等效变换的方法(必须画图说明化简步骤)将图13所示电路化为最简。(3分) B
图12
4Ω A ● +
4Ω 12V
- ● B 4.画出图14图电路的去耦等效电路,并标出各元件的阻抗。(3分) 13
*
j2Ω j6Ω j4Ω
* 5.若图15变压器电路,其原边线圈A、B两部分的额定电压各为110V。设此变压器
图14 (1)标出原边A、B两个耦合线圈同名端的位置;作为一组耦合电感分析。(2)当电源电压
为220V时原边线圈的端钮应如何连接?请将连接方法画在图中。(2分) 1 A 1? 2 B 2?
6.指出图16中(1)在图中标出各条传输线的名称;(2)何为线电压、何为相电压?二者的大小关系;(3)如因故障NN?断开,且负载不对称,试问会发生什么问题?(提示:用位形图加以说明。)(6分) A ZA N?N
ZB ZC
B
C 7.选频电路A和B的通用谐振曲线分别如图17中A、B所示,试问哪个电
图16 路的选频特性较好?哪个电路的失真较小?电路A由R、L、C三个元件串联组成, 已知L=10mH,试问电容C应调谐到多大?该电路的通频带BW、品质因数Q等
于多少?(5分)
I
I0
B 1
0.707
A
三、列写图所示电路的节点方程。?/rad/s (8分) 8 1810 12 10V 图17 2S + - 1A 2 3S 1 3
1S + 2S 1S 2V - 四、图19电路中负载电阻RL等于多少时可以获得最大功率?求获得的最大功率。(10分) 图18
A 3Ω 6Ω RL 10Ω 10Ω + B - 18V
19 图
五、求图20电路中电流表、功率表的的读数。已知u=(6+122cos?t)V,R=6Ω,
1ωL=3Ω,ωC=2Ω。(10分)
* + * W R L C u -A 六、图21电路原已达到稳态。开关在t=0时打开,(1)求i(0+);(2)用三要素法求t?0
图20
时的iL(t)。(12分)
i 2Ω 4Ω
t=0 +
6H 60V=0
4Ω - iL
图21
《电路分析》试卷1 答案
一、 1(-10) 2(4) 3((R1+1.5R2)I 、R1+1.5R2 ) 4(10、2.5) 5(8) 6(100cos(314t-30o)、
1302?120?-150o) 7(电阻) 8(10) 9(?L1dt?Mdidi2dt) 10(43、4、4)
11(大、大) 12(全) 二、
1. 1A、4V 2. ZAB=j4+(-j4)//(22×1)=2+j2=22?45?Ω 3. 4.
AA3A4Ω-j2Ω 4Ω3A2Ωj8Ω j6Ω
B
5.(1与2;顺向串联,且1接电压源正极、2?接电压源负极)
6.(1)相线(端线、火线)、中线(零线)
B (2)线电压:相线间的电压 相电压:相线与中线间的电压 UL=3UP (3)中性点位移;各相负载上相电压不对称,某相负载可能会过压而烧毁。 7. 电路A失真小,电路B选频特性好;C=1F BW= 4 rad/s Q=2.5 三、
?(1?2?3)U1?3U2?2U3?2?20 ? ??3U1?(3?2)U2?1 ???2U1?(2?1)U3??1?20四、
UOC=18/2-18×3/(3+6)=3V RO=3//6+10//10=7Ω 当RL=7Ω时获得最大功率 PLMAX=32/(4*7)=0.32W 五、
I0=1A
I1??12?2?45?A6?j3//(?j2)
I?I02?I12?3A
LRP?P0?P1?6?1?122cos(0?45?)?18W六、
iL(0+)=7.5A i(0+) = iL(0+)=7.5A iL (∞)=10 A ???1s
iL(t)?10?(7.5?10)e?t?(10?2.5e?t)A (t≥0)
《电路分析》模拟试题2
一、选择填空(每空1.5分,共18分)
1.应用叠加定理时,当电压源单独作用时,其它电流源用( )代替。 (a)短路 (b)断路 (c)电阻 (d)导线
2.任何一个线性二端网络对外电路来说,都可以用一个等效的( )代替。 (a)电压源与电阻串联的模型 (b)电压源与电阻的并联模型 (c)电流源 3.节点电位法的依据是( )
(a)基尔霍夫的电流定律 (b)基尔霍夫的电压定律 (c)欧姆定律 4.感抗和容抗的大小与正弦信号的( )有关。
(a)振幅值 (b)初相位 (c)频率 (d)相位 5.下列表达式错误的是( )
(a)
I??jUU?jXLI?j?CUI??CUC (c)CC (d)I?L (b)c
006.在RLC串联电路中,u?1002sin(1000t?30)V,i?102sin(1000t?30)A,
L?1H,则 R、C取值应为( )。
(a)10?和1?F (b)10?和1000?F (c)1?和1000?F (d)10?和100?F
7.有一信号源,内阻为600?,负载的阻抗为150?,欲使负载获得最大功率,必须在电源和负载之间接一匹配的变压器,变压器的变比应为( )。
(a)1:2 (b)2:1 (c)4:1 (d)1:4
8.两个具有互感的线圈串联在一起,测得总电感量为175mH,将其中的一个线圈对换两端后再与另一线圈串联,测得总电感为825mH,两线圈之间的互感为( )。 (a)650mH (b)325mH (c)162.5mH (d)81.25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