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扎实工作,务求实效。
各乡镇党委和政府要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列入的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完善机制,按照“拓宽领域、丰富内容、改进方式、提高水平”的思路,深入扎实地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不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要实实在在为民服务,脚踏实地谋划农村发展。
(二)抓住关键,夯实基础。
夯实基础就是努力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基层单位、村组农户。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切实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明示范村(组)、“十星级文明户” 创建等基础工作。要从具体事情抓起,从基础工作做起,充分发挥基层单位、村级组织的重要作用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群众积极参与、乐于参与,创建工作有力、创建内容丰富、创建形式活跃、创建成果明显的长效机制,使群众在创建中得到实惠。
(三)突出重点,搞好示范。
要精心打造一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亮点,力争在重点领域和重点方面取得突破;要精心设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载体,办受群众欢迎、具有带动作用的实事,抓好一批 “民心工程”,力争取得实效,发挥创建活动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新闻单位要加大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及时报道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反映农民的呼声和要求,努力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四)整合资源,形成创建工作大格局。
宣传部和文明办要认真履行组织、协调、服务、指导的职能,通过不断完善议事制度和工作制度,切实加强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指导。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还要在两个方面整合资源、调动力量:一是群团、社团组织的整合,要发挥群团组织的职能作用,挖掘农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潜能;二是文明委成员单位协调配合,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抓、群团参与、群众支持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大网络、大格局。
同志们,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意义重大,任重道远,大有可为。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省第#次党代会、县第#届党代会精神,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