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改善农村通信网建设的竞争环境,加强监管和规制建设。
可以做出的基本判断是,未来3-5年内,中国一定会出现新的中小型运营商,并在局部地区与主运营商展开竞争,同时,在3G发展进入成熟期后,还会出现一批虚拟运营商,加上不同运营商的竞争,近期农村通信市场的竞争会呈性竞争激化的趋势,对于传统的电信运营商,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如何制定有效的发展经济规划和竞争策略,是拓展农村新市场的关键问题,也是市场经济在中国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对于无线市话,诸如PHS、CDMA450、SCDMA等系统在农村的作用,应有一个客观的评估和管制政策。
三、农村信息化建设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大问题
政策方面:一是研究建立农村信息化服务及模式的政策原则和政策依据;二是研究建立农村信息化服务及模式的产业基础和市场化条件;三是研究建立农村信息化服务及模式的国家扶持、补贴及普惠政策;四是研究建立农村信息化服务及模式的国家扶持与市场推进的协调机制;五是充分利用开放政策,消化、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扩大对外合作的手段,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六是研究建立农村信息化服务及模式的具体对策和具体建议。
对策方面:针对目前面临的各种难题和问题,我们把它归纳为以下十一点:
一、如何变多头管理为统一规划。
二、如何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对信息化重要问题的理解。
三、如何解决部分地方政府把农村信息化建设作为形象工程的短期行为。
四、如何使国有电信运营商由被动变为主动地发展农村市场。
五、如何解决国家全额补贴、国家高额扶持与市场化手段相脱节的矛盾。
六、如何让农户真正感受到信息对提高其生产和生活的有效性。
七、如何解决网络建设与信息内容建设相互脱节的矛盾,以及如何建立一套信息源支撑体系的市场模式。
八、如何解决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条块切割问题,解决各个地区的信息封锁及地方保护主义,如何建立可分层、分级的具有统一标准的、适合农村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信息搜索体系,以及这种体系建立的多元化资本投资体制。
九、如何推进国家经济振兴规划的专项基金,能够按时、足额发放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一线部门。
十、如何使有关部门真正在思想意识上、规划思想上、发展战略上、投资机制上充分理解和认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及紧迫性。
十一、如何坚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和建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