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在教育培训上要有新举措。首先,注重思想政治建设,积极开展“三个代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教育活动,用“三个代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思想武装农村基层干部的头脑,使农村党的细胞变成充满微型机和活力的细胞。其次,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一是将科技兴农、科技致富所必须的有关科技知识当作培训的重中之重,聘请有关方面专家进行专门辅导。二是结合开展多种科技竞赛等活动,在实践中增强他们的发展本领。三是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培训的原则,对参加培训的农村干部的文化科技水平进行总的摸底,培训内容要不断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培训方法要不断改进。三是运用电化教育手段,提高农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县、乡(镇)、村三级电教网络优势,加大教育力度,以党建专栏为阵地,加大教育力度,介绍农村干部的先进典型,抓好李元龙、郭秀明等先进典型的学习,组织开展“怎样当好村党组织书记“大讨论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示范教育作用,激发和调动村干部发展的潜能。
三是在权利待遇上要有新保障。一是政治待遇要落实。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建立起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村干部要大胆提拔任用。要把村干部作为培养乡镇干部的一条重要途径,进一步激发村干部的进取意识。二是经济待遇要提高。积极推行村定职干部规范化管理,实行干部报酬结构工资制,即基层工资、考核工资和效益工资,由县乡财政分级负担。同时,建立在职村干部工资补贴最低基数保障制度、退职干部社会养老保险金制度,不断提高村干部的经济待遇。三是工作环境要改善。上级党委要鼓励村干部大胆创新工作。对基层干部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关心、解决;对威胁基层干部人身安全的事件,要及时查处,维护基层干部的合法权益。
四是在考核管理上要有新办法。树立以发展论英雄的用人导向,建立健全考核管理体系。考核内容既包括发展村集体经济、私营经济、化解村级债务,又包括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稳定等方面。考核方式上做到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自我考核与上级考核、党组织考核和群众评议相结合。考评工作要增加透明度,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从而促使农村基层干部奋发有为、开拓进取,全面加快地方经济和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