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校园提升高校创新力(2)

2025-04-30

  其二,要在全体师生员工中树立起“团队学习”的理念。团队学习目的在于提高团队成员相互配合和整体搭配的能力,使个人在团队中的成长速度变得更快。在现代信息社会里,学习不仅是个人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样也是各类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组织要取得成功,所依靠的是全体员工的创造力,而创造力的源泉是丰富的知识,而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就是不断地学习。可以断言,团队学习是组织永恒发展的坚实基础。因此,西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全体师生员工要树立起“团队学习”的理念,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学习,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事学习,把工作和学习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其三,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是构建学习型校园的基础。学习型校园是一种能够不断学习、持续创新的组织。首先要建立动力机制。动力机制可以细分为内在动力机制和外在动力机制。内在动力机制就是通过树立共同愿景,增强组织和个人学习的内在动力;外在动力机制主要是激励和竞争机制。如把学习情况作为竞争上岗的重要条件;作为干部使用、提拔的必备条件之一;作为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等等,做到学习、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其次要建立投入机制。在建设学习型校园的过程中,要有必要的经费保证,努力为全体师生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让每一个成员都活出生命的意义。

  建立良性循环的高效运行机制

  学校不同于企业和政府机构,教育有别于生产。在构建学习型校园时,既要体现学习型组织的共同特征,又要考虑到学校教育的特殊规律性,有必要建立起良性循环的高效运行机制。

  其一,创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在权威型的学校组织文化中,教师被视为知识的拥有者,社会的代言人,他们常常以权威自居。虽然许多教师体认到了民主、平等对于教育的重要意义,但由于在其潜意识中把学生假设为缺乏自主性的个体,因而会不由自主地安排学生的一切,学生只能被动地遵从,没有更多的自由选择权利。因此,在建设学习型校园过程中,首要的任务便是创造民主、平等的校园文化。民主、平等的理念不仅要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中,而且要渗透至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学校成员之间架起一道道相互交往的桥梁。

  其二,建立共同的愿景与灵活的应变机制。共同愿景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它具有强大的驱动力,会引领组织成员一步一步接近目标。然而,共同愿景的塑造绝非易事。学校领导不仅要善于激发、学习与聆听所有成员的个人愿景,而且还要经常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愿景,通过相互交往与沟通,把这些不同的愿景整合起来。只有当个人的愿景与共同愿景连成一体时,真正的共同愿景才能得以建立起来。

  学校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动态性的复杂环境,人口结构、社会需求、政府拨款等方面的变化都会对学校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不仅要能够观察到环境的变化,而且要能够预测到对学校产生的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变措施。

  其三,构造学习共享系统促进交往与对话。传统学校中的学习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一种个体学习,而学习型校园中的学习是一种团体学习。处于组织中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成员都处于一种相互交往、相互学习的状态之中。由于团体的智慧一般而言要大于个人的智慧,因而团体学习能够比个体学习更为有效。对于传统的学校组织而言,要想实现向学习型校园的转变,必须构造一个学习共享系统,以促进所有成员之间的交往与对话。在这个学习共享系统中,每一个成员既是服务者又是指导者,他们不再是孤立的、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在相互交往过程的主动学习者。在交往与对话中,每一个成员不断追求新知,不断发挥潜能,不断和谐发展,不断取得成功。


和谐校园提升高校创新力(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谈检察机关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