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多渠道落实建设资金。农村公路是民办公助项目,资金是制约其快速发展的难点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发挥政府投入主渠道作用,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千方百计解决资金问题。计划部门要继续向省里争取国债和以工代赈等项目资金,更多地投向我县;交通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工作力度,争取更多的通达工程、危桥加固、安全保障工程等多项补助资金;农综开发部门要向省里争取更多的扶贫资金用于农村道路建设。在省、市加大对村村通工程补贴标准的情况下,乡镇人民政府作为农村公路建设的主体,更要克服困难,多方挖潜增效,讲究方法,注意保护和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支持农民群众投资投料投劳,积极参与到农村公路建设中。在不违背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可采取受益企业投入一点,对口单位扶持一点,社会捐赠一点、在外老乡捐助一点的办法筹集建设资金。与此同时,采取市场化运作的办法筹措资金。各乡镇要积极探索加大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投入的其他渠道,如利用绿化权、路边资源开发、路桥冠名权等方式筹措资金。
三是坚持农村公路的建设标准。农村公路不同于国、省道等干线公路,在建设过程中,既要遵循公路建设的一般要求,更要兼顾便利服务群众的特点。首先要实现通和畅这两个基本目标,解决农民出行难的问题。在改造上等级时,要遵循“因地而宜、量力而行”的原则来确定工程技术标准,既要满足农民群众的出行需要,又要控制工程造价,缓解资金压力。应提倡修建水泥路面,保证路面宽度达到规定的3.5米以上,路肩要用砂石加宽。
四是加强工程全过程管理。农村公路建设点多面广,战线长。如何保证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有条不紊地开展,这就需要加强对工程全过程各环节的管理。要做好路网规划的管理,做到高水平规划,既能服务农业经济发展,又合理可行,符合当地实际;既要兼顾全县,又要重点突出。要做好工程施工的管理,要选好施工单位,加强质量监督和安全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和标准,将修桥铺路这件好事办好。要搞好项目管理,及时掌握工程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加大督促检查,对工程项目可以实行动态管理,对任完成好、进度快的乡(镇)可以调整增加项目和补助资金,对完成任务差、进度慢、重视程度不够乡(镇)采取调减项目和调减资金的措施。
五要搞好公路养护管理。公路建设是“三分建、七分管”,各乡镇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管养的主要责任人,要研究探索农村公路养护路子,结合各自实际,建章立制,主要通过群众管护,实现农村公路的畅通有序。
(二)关于中小学危房改造问题
一是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按资金性质分工组织实施的原则和责权一致的原则,危改资金一定要按规定进入财政部门危改专户,根据工程进度直接拨付施工单位,确保危改工程顺利实施。二是要维护危改项目资金的严肃化,严禁滞留、挪用危改资金。有些乡镇的主要领导要项目资金积极,资金要回去后,挪作他用,对项目进展不管不问,各乡镇都可以反省一下,这几年你都挪了多少危改资金,这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原则问题,今后凡查出挪用危改资金的,县委、县政府要严肃处理决不手软。三是要把危改责任落实到具体学校、具体人。哪个地方,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就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四是要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要依法纳入管理程序,各项目单位要严格按有关规定和要求办事,决不能出现建筑质量问题。严格加强施工和工程质量管理,确保新建校舍使用寿命在50年以上,对因玩忽职守,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的,要坚决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三、加强领导, 搞好服务,保证农村公路建设和中小学危房改造顺利推进
农村公路建设和中小学危房改造是政府的责任,尤其是公路建设是继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电网改造之后又一重大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统筹推进两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