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 保持先进性(2)
2025-04-27
(二)勇于实践,经常解剖自己。党员和干部,只有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人民群众的好思想、好品格、好作风、好风气,从中汲取道德营养,才能使自己高尚和纯洁起来。鲁迅先生就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变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不论是在平常生活中涌现的乐于奉献的无名英雄,还是坚持真理、清廉的干部,或是出现在抗洪救灾前线的党员、干部、群众所表现出的敢于担当危险的大无畏精神以及自觉捐资捐物的互助风格,都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这是人们升华思想境界,塑造高尚人格的大熔炉、大课堂。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为什么往往身处革命和建设的大潮中,人们容易激发斗志和激情,甚至做出牺牲的壮烈选择;而独处一地一时一事时,却又难以自控,甚至出现相反的情况呢?朱熹曾提出:“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小处如此,大处亦如此,显明处如此,隐微处亦如此。”这种心灵的行为,是道德修养的关键,全在自觉之中。不能慎独,是因为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没有正确地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更不能用坚定的政治信念去支配自己的实践活动,而是把自己的理想局限在个人成败得失和某个具体的自我目标的追求之上。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人高尚道德情操的形成和升华是一个不断学习和不断实践、不断解剖自己的思想改造过程。马克思说过,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提高交织在一起的。在这里尽管马克思论述的是物质决定精神的道理,但这并不是说精神生产对物质生产是消极的。恰恰说明,精神生产同样可以作用于物质生产。核心的问题是,我们要在物质生产的过程中,注重自我的思想道德修养,确定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这样就能经得起各种思想、观念、思潮、文化的碰撞,在各种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都能立于不败之地。作为一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只要我们头脑里常有这种分明的是非观念,及时分析纠正自己的思想意识走向,就能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
(三)严于律己,自觉接受监督。人无完人,孰能无过?人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因为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而发生某种思想迷茫和行为的失控是有可能的。有人忧叹地说,20世纪个人和社会所面临的所有困扰中,影响我们最大的弊病是“灵魂的失落”。美国成人教育家卡耐基这样告诉我们:“放纵自己便是新的危机。陷入危机若进一步放纵自己,则出现新的危机,并且危机的危害程度会不断增大,甚至成指数增长趋势。”联想到近年来全国出现的几起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堕落的事实,不正说明人一旦丧失理智和道德,陷入危机是多么悲哀和危险!作为党和政府乃至社会,通过一定的政治、法律、纪律机制来监督约束党员和党的干部,以防止走入“危机”,这是必要的,也是我们必须自觉接受的。作为一名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以严格的党性要求自己,以所肩负的神圣使命鞭策自己,以党纪国法约束自己,经常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入党誓言说的是什么?在领导岗位上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真正做到廉洁自律,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不取不义之财,不拿不法之物,不去不净之地,不交不正之友,净化自己的“生活圈”、“朋友圈”、“娱乐圈”,以爱民之心律己,以律己之心为民,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清清白白做人、勤政廉洁为官。
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 保持先进性(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