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改进机关作风,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工作,高度重视,下大力气,采取措施,开拓创新,取得了比较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增强环境意识,加强组织领导
经济竞争不是优惠政策的竞争,而是环境的竞争。××市虽然经济基础较好,但是发展速度与邻市县相比,特别是与南方江、浙、广东等地区相比还是较慢。通过对照发达地区找差距,我们认识到,发展慢的一条重要原因是思想解放不够,发展环境差距较大。主要表现是我市个别部门“三乱四难”问题严重,机关办事效率低,执法不规范,服务意识不强,发展环境不好,造成不少企业家离土离乡,舍近求远,到外地投资;每年税费损失上千万元。对此,我们召开市委常委会、全市领导干部大会,结合实际,深刻反思,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大家深刻认识到:没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就没有经济建设的高速度;经济要想大发展,服务水平就要大提高。为此,2001年我们开展了“优化发展环境年”活动,并把这一活动作为市委、市政府全局性的大事和…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优化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办公室(简称“优化办”),由市委、市政府常务领导负责优化办日常工作,从各单位抽调工作人员,当时叫“硬抽人,抽硬人”到优化办工作。为了使环境建设工作常抓不懈,2003年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成立市委督查室,与市优化办合并,作为常设机构,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市优化办职责不变,工作任务增加。督查室主任兼市委副秘书长,配齐配强了工作人员,配备了工作用车,财政专拨经费,这样在组织上强化了市委督查工作,保证了优化发展环境工作的有力开展。
二、以“活动”为载体,坚持常抓不懈
强化服务职能,优化发展环境,既需要有一个工作过程,更需要有一个活动载体,这样,才能逐渐树立和增强服务理念,端正服务作风,养成服务习惯,建成服务型机关。我们从1996年开始,连续9年开展了为经济发展创造更佳环境“评优评差活动”。从 2001年开始至今,每年都经市委常委会研究,搞一项活动,每年突出一个重点,使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有重点、有目标、有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持续不断。比如,2001年我们开展的“优化发展环境年”活动,侧重解决执法机关、社会管理和服务部门“三乱四难”问题;2002年开展的“规范服务年”活动,以适应人世需要,侧重解决执法、行政、办事、服务不规范问题;2003年开展的“优质环境建设年”活动,在加强城市硬环境建设的同时,侧重加强软环境的建设。今年,又开展了“效率年”活动,以适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发展、快发展,侧重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服务职能。通过开展“效率年”活动,强化服务意识,全面实施“提速工程”,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做到’“三全三优三满意” (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服务、优良作风、优质服务、优美环境、群众满意、企业满意、上级满意),推进项目工程建设,确保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三、广泛征求意见,集中进行整改
为了有的放矢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在每年的优化发展环境活动中,都紧紧抓住广泛征求意见,集中进行整改这一关键环节。一方面组织各单位认真进行自我查摆。机关干部人人都要认真查摆个人在服务工作中思想、工作、作风方面的不足和问题。有的单位还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到矿山、企业、个体业户等服务对象那里,·登门征求意见;有的聘请社会监督员,到基层单位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有的甚至花钱买意见,对主动提问题投诉者奖励100元。另一方面,市优化办组织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几年来,召开企业家、开发商、外资企业、个体业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人参加的座谈会30多次。我们市委、市政府在家的主要领导,只要有时间,都亲自主持会议,听取意见。除此之外,市优化办和各单位这几年每年都下发《征求意见表》、 《机关作风评价表》,征求基层单位、中外企业、个体业户和离退休老干部意见和建议,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另外,市广电中心在市电台开设走进直播间投诉热线电话,市优化办还开设投诉电话,号码为5622110,寓意是:为经济服务要像公安110那样,只要有投诉,马上出击,迅速调查,立即解决。几年来,市优化办和各单位收集意见、建议近万条,并对这些意见和建议,组织人员认真调查整改。一方面市优化办将意见梳理后,召开相关单位领导意见反馈会议,向他们交任务,能改正立即整改,不能马上解决的限期整改;另一方面各单位自己征求的意见,马上安排整改,给企业和群众满意的答复。三年来,全市共收集意见、建议9800多条,90%的问题得到了及时整改。现在,对发展环境方面的投诉逐年减少,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据市优化办统计,2001年投诉和咨询共1596件,企业的投诉和咨询达520件;2002年投诉咨询共896件,企业的投诉咨询共210多件;2003年投诉咨询共520件,企业的投诉和咨询仅有5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