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繁荣农村文化事业
一是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调整充实“万村书库”,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组织实施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群众文化活动,着力构建新农村建设的文化阵地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二是提高农民素质,着力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要着力做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宣传,全面、准确、深入地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要求。**新闻信息、**新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要开设新农村建设专栏,积极报道全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工作动态和好经验、好做法。三是提高宣传文化干部的素质,形成以县乡宣传文化人员为主体,村级组织和党员为骨干,有一定文化程度的青年农民、民间艺人和农村学校教师为主力的农村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人才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四是抓好示范引导,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累经验。在继续抓好石家村、龙街镇古富村2个示范点的基础上,今年要把厂街乡岩北村、博南镇七屯村作为村级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点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六)以增强对外宣传影响力为着力点,加大外宣工作力度
要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整合外宣资源,拓宽外宣渠道,打破部门界限,形成外宣合力,切实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有新作为,在巩固民族团结和谐上有新思路,在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上有新成效,实现外宣力量增强、对外推介增强、域外声音增强“三个增强”的外宣目标。
一是继续实行对外宣传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各新闻单位要采取有力措施,主动加强与部门的协作和联系,关注经济走势,增强新闻敏感性,及时准确报道重大事件和活动,确保对外宣传工作取得新的突破。二是坚持贴近**发展的实际,贴近县内外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和思维方式,通过采取平面宣传与网络宣传相结合、新闻报道与商务宣传相结合、日常宣传与专题策划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形式,加强与外部主流新闻媒体的协调联系,整合资源,打造外宣平台,拓宽外宣途径,努力挖掘扩大**知名度的新亮点。三是抓好形象宣传。要全面客观的介绍我县的民俗风情、资源优势、文化内涵、经济发展中的优惠政策,及时把发展中的好做法、好典型、取得的好成绩及时报道出去,进一步提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认识**、关注**,参与**的经济社会建设。四是要继续关注热点、难点问题,做好重要舆情反映工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五是要举办一期通讯员培训班,提高全县广大通讯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七)深入挖掘**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实施文艺精品工程
一是要结合**实际,力争打造**文艺品牌。要建立激励机制,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县内外文艺工作者从我县民族文化资源宝库中挖掘题材,创作出更多以**为题材、体现**特色的文艺精品,使**文艺工作在省内外有声音、有地位、有作为。二是要以“五个一”精品工程建设为重点,按照“全面繁荣、重点突破、打造品牌”的思路,力争推出新人、新作和精品。三是要重视文化安全,加大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在地方民族文化的研究、开发、利用上有新的突破。要抓好对**县域的古遗址、古文物、旧民居等的普查,加大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进一步提升**的文化内涵。
(八)以提高宣传工作水平为目标,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
做好新时期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关键是要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干部队伍。要坚持党管人才、党管干部和德才兼备原则,抓住领导班子建设、人才培养和干部培训三个重点,努力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一是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要围绕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和团结干事型领导班子的要求,坚持和完善领导班子的集体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提高班子成员的管理能力和行政能力。二是要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要通过学习提高、制度管理、人才培养等多种方式,努力提高宣传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三是要完善优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要坚持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的干部和各类文化专门人才,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努力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形成吸引人才、爱惜人才、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