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要围绕推进全民共富安康工程出谋划策。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在履行职能的各项活动中,要时刻关注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围绕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就业再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帮扶弱势群体问题、就医难、上学难问题等,及时提出建议;政协委员要立足本职岗位,大力推进光彩事业,为党委、政府分忧,为广大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政协委员这一光荣称号增光添彩。
三是要围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言立论。政协组织不仅聚集了经济、科技人才,也拥有大量的文化、教育、法律等各方面的专门人才和专家、学者,是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不可短缺的力量。要继续围绕我市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问题,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视察考察和专题调研活动,提出富有前瞻性、创造性、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推进我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建言立论。
二、坚持协调一致,充分发挥优势,为构建和谐长治凝聚力量
构建和谐长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的工程,是对全市各级党委执政能力、执政理念、执政方式的重大考验,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各项工作,也需要人民政协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作用,人民政协在构建和谐长治的历史进程中,责任重大,大有可为。
要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雄厚的优势,为构建和谐长治凝聚知识力量。人才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人民政协素有“人才库”、“智囊团”之称,聚集着大批各行各业各阶层的优秀人才。我们要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最小的资源环境生态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走出一条知识驱动、资源节约、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型发展道路,就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充分调动全体政协委员和各族各界人士的积极性,激发各行各业人士的创造力,做好团结包括新的社会阶层在内的全体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工作,以新的观念、新的思路,在统筹兼顾、科学发展上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为率先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竭诚凝智,建言献策,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努力推动全市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要弘扬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为构建和谐长治凝聚社会力量。团结是构建和谐长治的前提,是集中各方智慧、形成发展合力的源泉。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本身就是大团结、大联合的象征,同时,政治协商又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党委、政府广集民智、实行科学决策的重要环节。各级政协组织要充分发挥团结各界、凝聚人心的作用,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要通过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充分听取各党派、各团体、各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协调利益关系,化阻力为助力,形成合力;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加强沟通,增进理解,扩大共识,把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贯穿到各项事业中,把不同党派、团体、阶层、民族和信仰的人们团结联合起来,把全市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来。
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构建和谐长治凝聚群众力量。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和保障,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人民政协作为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反映社情民意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要牢固树立情系百姓、参政为民的观念,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社会动态,反映社情民意;要善于运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协助党委和政府妥善化解矛盾、理顺群众情绪,做好释疑解惑工作,引导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正确看待面临的困难,正确看待社会热点问题;要充分兼顾群众的不同利益,及时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宣传给群众,更好地把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凝聚和激励群众共同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