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落实,是各项决策、政策得以贯彻实施的前提条件。落实是制定一切规划、计划、方案、意见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作出决策和制定政策,事情只是做了一半,另一半而且是更重要的一半,就是努力贯彻实施”,“如果不能落实,再好的决议政策,也是一纸空文”。联系*发展的实际,可以看出,我们所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都与抓落实密切相关。不管是在增加财政收入方面,还是在招商引资和积极向上争取省、市对我区的支持方面;不管是在积极配合做好西区开发、旧城改造、元立集团征地等市里重点项目的政策处理工作方面,还是在清理积事、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方面;不管是在推进社区建设方面,还是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无不体现抓落实的成效。实践证明,落实是决策的归宿,落实出效益,落实出生产力,落实是确保各项决策、政策得以贯彻实施的前提。全区各级各部门和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务必把抓落实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关键,勤奋敬业地工作,脚踏实地地做事,以实干聚民心,以实效促发展,努力争取今年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二、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抓落实不仅是一个认识的问题,还有一个方式方法的问题。不抓落实干不好工作,不懂得抓落实的方法和艺术同样干不好工作。在抓落实的过程中,必须用系统的观点、创新的思路、科学的方法和务实的作风,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一)必须以科学的理念抓落实。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好的精神状态和新的发展理念,抓落实就是一句空话。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来抓落实。要把协调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着力推进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同步提升和稳步发展,城市和农村互促共进的一体化发展,各地之间携手联动的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一方面要强调经济建设为中心,另一方面,不仅要关注经济的指标,而且也要关注社会、人文和环境的指标;不仅要加大对经济增长的投入,而且要加大对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投入;不仅要提高经济发展的水平,而且要提高经济与社会、城市与乡村、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水平。其次,要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来抓落实。观念更新天地宽,观念新了抓落实的思路也就宽了。在抓落实中,要确立起开放、公平、竞争、创新、民主、法制、诚信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采用市场化、社会化的发展理念来抓好落实。再次,要注重科学抓落实的能力建设。现在一些工作落实起来难,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落实者缺乏科学抓落实的能力,影响了抓落实的成效。提高科学抓落实的能力,就是要在干部当中倡导学习之风,鼓励干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上级的指示精神,学习与本职业务相关的知识,用科学的领导方法和管理理念来抓落实,使广大干部真正具有服务群众的过硬本领,只有这样才能够为科学抓落实提供素质和能力的保证。
(二)必须以改革创新的思路抓落实。改革创新,就是要善于把上级的各项方针政策,同本地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在结合中出思路、在创新中出特色、在落实中出实绩。当前,改革正进入不断推进的攻坚阶段,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和深层次的矛盾交织在一起,需要我们去解决、去处理,我们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努力寻求改革的新突破、发展的新动力。抓落实的过程是实践的过程。要注重实践探索,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努力在实践中使我们的认识和工作符合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近年来,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很多单位和部门,认真领会上级指示精神,善于把“上情”与“下情”结合起来,以改革创新的思路抓落实,创造出了许多好的工作方法和经验,这些都是值得鼓励的。如成立社区办、创建农民俱乐部、发展园区经济、公共设施建设进行市场化运作等都是创新。总结这些好的工作经验,无一例外是我们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与具体工作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坚持和发扬这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