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项目农业快速突破。今年来,全镇“三资”开发规模农业项目4个,引进建设资金2790万元,如银燕食品有限公司投资2500万元,兴建的现代化生猪规模养殖场,目前已引进父母代种猪2600头。兴建农业园区6个,有兴韩花木生产基地,邓庄花木园区,银燕工业化生猪养殖基地,如海河水产养殖场,丁冒外向果蔬生产基地,星港华业奶牛场等。最近我镇与澳大利亚天然药物有限公司洽谈成功,在我镇建立农业生物科技园。该项目一期工程租地1000亩,投入600万美元,注册资本300万美元,目前,工商营业执照已申领,这个项目的成功引进,必将大大推动我镇的农业结构调整和银杏业的全面发展;随着兴韩花木生产基地,邓庄花木园区的建成,今年我镇的花木栽培更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全镇新栽花卉苗木3243亩,外向果蔬的幅射面积也达到5800多亩,园区的带动幅射作用正日益凸现,大大推动了我镇农业产业化进程,为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8、“双带”工作初显成效。今年来,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我们把推进村干部“双带”工程建设作为致富农民的重要措施紧紧抓住不放,明确要求全镇所有村干部今年都要百分之百地转型,成为“双带型”干部和创业能人,到目前为止,全镇145名村干部已全部成为私营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其中村干部创办企业的125人,占村干部总数的86%,21个村党总支书记全部创办了公司和企业,党员带头创业情况良好,全镇共有党员3069人,带头创业的1102人,占党员总数的35.9%,其中兴办公司和企业的194人,占党员总数的6.3%。
回顾我镇今年的经济工作和农村工作,之所以能在“紧运行”的宏观形势下取得这样好的成绩,主要有这样几条宝贵的经验:一是必须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要义,只有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才能促进我镇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二是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回顾改革开放20多年的历史,农村改革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实践证明,依靠市场配置资源,引导农民生产是其它力量所无法代替的,市场形成价格,价格引导生产,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我们必须把握好市场经济的供求、价格和竞争三要素。供求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前提,价格是调节生产的重要杠杆,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是生产经营必须面对的选择,我们只有顺应市场机制,运用市场机制,培育市场机制,才能成为市场经济的弄潮儿,千万不能“多了就放,少了就统”,我们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典型示范,提供服务,市场监管,克服市场机制的缺陷。三是必须充分发挥政策的推动作用,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党的农村政策,是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力武器,是加快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动力源泉,是引导农民发展生产,调整结构的重要指针,今年农业和农村出现的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劳务输出增加、民营企业快速增长、农民增收的“五增”好形势,关键就是中央和省里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惠及面广的重大政策措施。四是必须切实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和创造精神。农民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体,经验来自基层,活力来自群众,只有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实践和创造,尊重他们的意愿和选择,满腔热情地支持帮助他们,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五是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我们必须把增长方式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我们今年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镇的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指标仅处于全市中游水平,要想201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度很大,需要加倍努力。二是全民创业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创业的氛围不够浓,开业率偏低,有限责任公司在私营企业中占比偏小。三是招商引资,项目投入虽然有所突破,但大项目不多,特别在引进外资方面差距较大。四是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还不高,农业结构调整的步子还不够快。五是部分干部为农服务的意识还不太强,工作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改进。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存在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