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市领导维稳工作的讲话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湛江市委和政法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深入开展“强综治、创平安、促发展”创建活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推进综治信访维稳防控体系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廉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我市的做法和体会主要体现在“高、实、新”三个字:
一、从政治、战略高度抓稳定
一是高度重视。市委书记每月主持召开一次治安、信访和维稳工作联席会议,政法委书记坚持每半个月召集一次政法委班子碰头会,市公安局局长坚持每周召开班子会议,研究和落实维稳工作措施。公安局长还要不定期向市委常委会汇报治安工作,同时每个季度分别向人大、政协通报一次情况,加强了对治安工作的领导和监督。二是大幅度投入经费。维稳工作和经济工作一样,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我们加大对综治工作的投入。全市今年综治经费投入比去年增加了4000多万元,是过去五年全部投入的总和。三是重典治乱。严打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为了迅速打击犯罪分子,先后开展了“铁拳”、“断腿”、“平安午夜”等一系列严打整治行动,有力地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特别是今年以来,涉枪案件和恶性案件大幅度下降。1—7月,全市立涉枪案件13宗,比去年同期下降72.3%。
二、夯实基础强综治
抓稳定关键是要强综治,而要强综治必须夯实基础。一是抓好综治中心建设。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重点在基础,难点在基层。至7月底止,全市21个镇(街道)的综治中心全部投入使用,共投入资金334万元。综治中心投入使用后,及时地处理了一大批矛盾纠纷案件,使大量的矛盾纠纷将化解在基层,使(镇)街由过去上访的“中转站”变成“终点站”。为加强对镇(街)中心的监督,确保高效运作,市委政法委还开通对镇(街)综治中心的投诉电话,方便群众监督。二是抓好专项整治。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发生在矿产资源开采和娱乐场所的治安案件,约占全市治安案件的30%左右。为了从源头上消除隐患,去年以来,我市把整顿矿产资源市场作为专项整治的重中之重,从政法委、公安、检察、法院、国土等有关部门抽调100多人,对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进行彻底整顿,依法取缔了58个无证采矿点,大大减少了影响社会治安的不安定因素,同时将增加财政收入1亿多元。另外,今年4月份以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对娱乐场所和网吧的整治。特别是5月份开展“平安午夜”专项行动,取得了较大的成果。5月份,全市“两抢”案件比去年同期下降48%,其中廉城“两抢”案件下降84%。三是抓好群众性的法制教育。由政法委和宣传部牵头,先后组织拍摄制作了《铁拳行动》、《青少年法制教育》等三个教育专题片,在市电视台反复播放;市司法局与电视台联合开设法制讲座;团市委则组织开展“绿色上网”教育活动,市教育局与司法局联合推进“法律六进”等系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收到了显著的成效。四是抓好信访工作。1—8月份,我市群众到本市上访282批1324人次,批次、人次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71%和63.6%。群众上湛江到省进京集体上访也比去年同期大幅度下降。特别是4月份以来,全市没有出现群众集体越级上访。
三、出新招创平安
面临新形势下治安的新特点,我们必须有新的工作思路、新的工作手段和建立新的工作机制,才能取得实效,实现长治久安。我们主要采取了五方面“新招”。一是创建人大代表测评治安新机制。治安形势的好与坏,应是人民群众说了算。为加强对社会治安工作的监督,今年以来,我市先后两次组织人大代表对社会治安进行测评,加强了人大代表对社会治安的监督。二是创建科学的考核新机制。出台了《廉江市社会治安工作责任制》和《廉江市公安派出所治安工作考核方案》,对派出所所长、教导员考核不及格的'一律免职。此外,凡是发生重大治安事件,都由纪委、政法委和检察院组成联合工作组及时介入调查,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今年以来,撤职免职2人,处分3人。三是创建三级维稳新网络。为了完善维稳防控网络,解决警力不足的问题,今年1月,我市成立总人数340人的“飞虎维稳总队”,同时,在每个村(居)委配备1名治安员和4名兼职维稳员,形成市、镇(街)、村三级维稳网络。四是创建激励新机制。我们设立了“平安奖”,对当月辖区内无刑事案件、无群体性械斗、无群众集体上访、无安全生产事故的村(居)委会,村(居)委书记、主任每人每月发给100元,其他村干部每人每月发给50元的平安奖。建立综治中心实绩考核奖励制度,市财政每年拿出经费90万元,由市委政法委每个季度组织对综治中心进行考核,按得分高低分别进行奖罚。制订《矛盾纠纷调解个案奖励办法》,每年评选100个优秀调解案例进行表彰,充分调动基层开展人民调解工作的积极性。五是创建和谐农村活动新机制。从今年起,我们在全市范围开展“一好二先三有四和五无”创建活动,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今年1—7月,群众性事件由去年同期8宗下降为3宗。
通过做好“高、实、新”三字文章,我市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今年1—7月,全市立刑事案件697宗,比去年同期下降12.3%,立两抢案件253宗,下降20.9%,其中城区立两抢案件73宗,下降45.1%。今年8月11日,我们组织全市119名人大代表对治安情况进行测评,认为根本好转、明显好转和有所好转三项所占比例为96.6%,比年初测评提高了6.9个百分点,特别是人大代表认为根本好转、明显好转两项所占的比例达51.2%,为实现市委、市政府年初提出的“年底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平安稳定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稳定才能发展,盛世才能太平。社会治安的明显好转,为群众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同时改善了投资环境,有力地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二是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从6月以来,投资商尤其廉江在外地做生意的老板纷纷回到家乡投资办厂置业。特别是房地产业迅速升温,最近拍卖的土地价格比年初提高近一倍。去年和今年签约的项目也正在逐个落实。三是促进了经济的全面发展。上半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62.3亿元。1—8月,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15.0%;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9亿元,增长21.6%;全市电网用电量4.96亿千瓦时,增长12.9%;其中工业用电量3亿千瓦时,增长12.6%,公务员和教师工资补贴人均增长30%左右。全市20个重点项目和10项民心工程也进展顺利,完成征地5300多亩,70%的重点项目可按原定的计划完成。
尽管我市综治维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湛江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与廉江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与兄弟县(市)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和不足。我们坚信,在湛江市委、市政府的坚强正确领导下,我们一定以这次会议为契机,以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有效的措施,全力以赴、坚定不移地抓好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努力实现廉江的长治久安、和谐发展。
篇2:信访维稳领导工作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今年以来召开的第五次全县性的信访维稳工作会议。在当前工作特别繁忙而且信访维稳会议频率已经很高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仍然坚持要召开这样一个会议,一是因为近两个月来我县信访形势出现了明显反弹,需要切实扭转工作被动局面;二是因为“两节”即将来临,各级“两会”次第召开,需要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县委、县政府希望各级各部门去除麻木思想、克服畏难情绪,在反思既往中端正心态,在深入群众中转变作风,全面创新理念,全力化解积案,全方位完善机制,从根本上促进信访形势全面好转,为“两会两节”提供良好环境,为加速赶超奠定坚实基础。刚才,世星同志就当前信访维稳情况做了通报,对下段工作做了安排,我都表示同意,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用十七大精神指导信访维稳工作,真正解放思想、创新理念
党的十七大对信访维稳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以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引,联系本单位信访维稳工作实际,认真学习领会,认真总结反思,切实增强做好信访维稳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第一,信访维稳工作是“基础工程”,回避不了。胡锦涛多次指出:“信访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在当前社会矛盾多发的情况下,信访问题是回避不了的。信访工作必须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我县信访工作的实际也表明,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旧的信访问题不会自行消失,新的信访问题仍将不断产生。担负领导责任的各级干部,必须切实树立“逃避没有出路、退缩就是渎职”的信访维稳理念,直面现实,勇往直前,坚决克服漠视问题、推诿卸责等不良作风。
第二,信访维稳工作是“重点工程”,关系全局。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县是省、市各级主要领导特别关注的欠发达地区,赶超压力特别沉重,发展任务特别艰辛。要发展,就不能“后院起火”;要发展,就不能“消耗内力”。必须看到,全县人民是真心希望新化有大发展、有大变化的,绝大多数群众也是真心拥护县委、政府决策的;但是只要有少部分群众对我们工作不满意、揪住不放四处上访,就会在很大程度上牵制我们的发展精力,甚至坐失发展良机、延缓发展进程。在这方面,我们从来就不缺乏例证。因此,对信访工作,我们再也不能麻木不仁,再也不能敷衍了事。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信访不得力、发展空费力”的道理,坚决克服与己无关、拖拉应付等情绪,既要高度重视、满怀热情,又要全力投入、一抓到底,切实强化信访维稳责任,强力推进信访维稳工作。
第三,信访维稳工作是“民心工程”,特殊重要。十七大报告不仅专章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而且明确指出要“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完善信访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从某种程度上说,信访问题的产生反映着执政能力,信访问题的解决体现着执政水平。我们解决信访问题,就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激发创造活力、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就是消融干群误解、赢得人民支持的过程。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不怕群众不骂你、就怕群众不找你”的信访维稳意识,全面破除对立情绪、厌烦心理,高度珍视群众信任,切实关注群众呼声,全力排解群众疑难,以信访维稳工作为平台架设连心桥梁、融洽干群关系。
二、尽最大的努力化解信访维稳积案,全面转变作风、提升效能
刚才,世星同志在报告中提到了我县当前六类影响很大的积案。多年来,我们对信访积案一直高度重视,采取“五个谁”、“五包一”等措施,使部分积案得到了有效解决。但是,从全局来看,这项工作的效果仍然很不理想,有的问题竟然反复交办、越扯越宽,成为制约我县赶超进程的重大障碍,成为影响我县社会政治局面的潜在威胁,特别容易在关键节日、重大活动中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造成不可挽回的政治影响。因此,我们再也不能容忍信访积案继续存在,再也不能容忍信访形势继续恶化,必须认真分析内在原因,尽最大努力、采取切实措施化解积案。
第一,要深入群众结对子。积案化解不力的原因之一,在于部分包案责任人态度不主动。有的认为时间紧、任务重,包案只是点个卯、挂个名;有的认为问题积重难返、无从下手,听之任之,消极应付。这次会议之后,凡是所包案件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领导干部,要统筹安排好手上的工作,腾出时间,放下架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当事人结成对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找准突破口,集中主要精力化解好所包案件。
第二,要创新方法摸根子。方法不恰当,是部分积案始终得不到化解的重要原因。有的包案责任人高高在上,不想深入群众,不愿平等交流,与当事人说不了三句话;有的包案责任人先入为主,把握政策不准,法制观念淡薄,不能说服当事人。这些,都是我们处理信访积案时必须着力改进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策、有原则、重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思想工作做到家,切实提高解决信访问题的能力。沟通过程“宜细不宜粗”,要以宣讲政策、说服教育为主,防止简单粗暴;对待历史遗留问题“宜活不宜死”,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对待信访老户“宜化不宜激”,要摸准情况,吃透政策,全面疏导,特别是对情理之中、法度之外的事情要给予人性关怀,用真情感化,用真心帮助,多角度多渠道开拓路子,破解难题,融化坚冰。
第三,要转变作风拔钉子。化解不彻底,也是导致部分积案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在包案责任人中,有的浅尝辄止,只图眼前过得去,糊弄几下就算了事;有的有始无终,表态时豪言壮语,落实时杳无音讯,无异于抱薪救火、扬汤止沸。我们必须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决彻底地打好化解信访积案的攻坚战,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即将来临的“两会两节”。各包案领导和相关责任人一定要树立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信念,以迎难而上、全力以赴的勇气,以春风化雨、百折不回的韧劲,不留后患、干净彻底地化解好相关信访案件。各级各部门领导,既要层层落实、明确责任,又要服从协调、分工合作,确保积案化解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对这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县委、县政府将组织督查,并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