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明白了为什么要学习,接下来就该思考怎样学习了。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所以今天我想换个方式来解读。
球球大作战这个游戏,相信大多数同学不会太陌生吧?游戏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大球吃小球。我们现在学习的知识就好比满屏皆是的小球,要主动去吃,去获取,而不是呆在原地。不会有那么多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什么都不做,知识怎么会主动跑到你的脑袋里来呢?
当然,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挫折。像是扎了刺,分身却被敌人吃掉了。别担心,游戏还没有结束,坚持下去,继续扫球,吃回去就好了。这就好比发现了遗漏的知识点。更要抓紧时间补缺。
高二的同学们已经完成了学考,部分的同学更是完成了高考,比高三的同学还要早。可见在新高考模式下,高一高二高三这种年级的界限变得模糊。所以无论是高一还是高二的同学,都绝不能抱着学考高考离自己还很远的这种侥幸心理。而进入 22 天倒数的高三党们,你们的知识储备让你们的球大得霸占了整个屏幕,但胜负尚未成定局,还是要坚持,坚持到最后,你就是技艺超群的大赢家。大可不必紧张未来的变数,要知道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证明什么而在于不留遗憾。追梦的路上不会一帆风顺,但勇敢面对,逆风逆雨的跋涉也将会成为别样的风景。毕竟黑夜过后总是黎明,云翳之上总有阳光。
就像我今天的讲话,从高考倒数80天就开始准备了,但不幸化身“雨神”。上星期一天气够好了吧?太阳都出来了,第二节课上到一半,倾盆大雨,说下就下。但我觉得既然有这个机会磨练自己,就要坚持不放弃。尽管同学们都调侃说:“蓝欣苗你是雨神吧?这国旗下讲话怕是头发白了都讲不了了!”可我今天还是站在了这里,所以,请相信坚持的力量,生活总是不会辜负有准备的人。
最后再送大家一碗同为雨神的萧敬腾的鸡汤吧:年轻,难免一个一个被生活过肩摔,幸好我们一次一次爬起不被打败;命运给我们一万次机会,没有哪个白痴会浪费;摔得很痛可是也值得回味,生命只有一次,美好青春怎能荒废。努力学习吧,我们要上大学啊!
我的讲话结束了,谢谢大家!
以《坚持》为题的演讲稿篇8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坚持是成功的关键之一,做事如果半途而废,不懂得坚持,那必将一事无成!若是你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就没有什么困难能阻挡你前进的道路。
自从那件事之后我学会了坚持,懂得了坚持带给我的力量。
小时候,常看姑姑在家乡的后院拨弄她那上面有几根线的木板,还别说,姑姑的那个东西还能弹出美妙的音乐。后来,听姑姑说,那是中阮,是中国古代的艺术乐器中的一种,现在都没多少人会弹了。看到姑姑沮丧的样子,我发誓一定要学会。
一年级时,我每到周末都会去学中阮,可我每次去都会感到尴尬,因为整个教室只有我一个男的,其他都是女的,不太适应。当我上第六次课时,下课后,我微信给在国外的当中阮老师的姑姑,说我不想学中阮了。我把原因说给了姑姑,姑姑笑着说:“侄子啊,你可知道古时候学中阮的都是男的吗?”
“这……”我说不出话来。
心中暗喜,原来古代学中阮的都是男的呀,那我不就是继承中国传统艺术的人了吗?姑姑在国外是中阮演奏家,我也要像姑姑那样。
后来,我努力学习,坚持练习,不仅为了姑姑也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我终于学会弹中阮了。
有一次,我在练琴时来了几位家长,他们看我一个男生在学琴,都捂着嘴巴在偷笑,我看到后很生气,便弹了一首曲子,他们目瞪口呆,议论道:“这个小朋友肯定是天才,一个男的竟然能把中阮学得这么好!”我顿时感到舒坦多了,但我真想告诉他们莫扎特的一句话:“我每天花八个小时练琴,人们却用天才两字埋没我的努力。”
是啊,都说坚持是一种力量,它是我们心灵的源泉,时刻滋润着我们的心。人得做最好的自己,让那些做什么事都半途而废的人羡慕去吧!
以《坚持》为题的演讲稿篇9
大家好!在初三这一个忙碌的学年里能有这个机会让我在这里给大家演讲,实在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我们在初三这个跟革命相似岁月里,开始阶段已经让我们饱尝风霜,在这个对我们来说充满迷惘的学年,我们的脑中总是无时无刻地发出许多问号。我们走在这个人生的十字路口中,不禁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该怎么办?”是啊,我们之中很多人无时无刻不在想这个问题,我们觉得很困惑,很无助,很后悔。困阔自己的前程,无助的是现在,后悔的是以前那段被遗忘的时光。我们又不得不问问自己“现在还来得及吗?”这真是个严重的问题。即使面前出现很多人告诉你来得及,但你还是会原地不动在在那里思考这个问题。
挫折,人人都有,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然而,在失败后我们又应该怎样去面对呢?很幸运的,从小学老师就把方法的告诉我们了,我们全都听了,而且从小学到现在听到的也不止1000次了。但为什么我们之中很多人还是站在原地不动呢?因为我们没有认真的去面对每一次的失败,我们没有面对失败的经验。失败,固然可怕,父母会骂你,老师也会谴责你,同学们还会笑你。这一窝蜂的事一涌过来,我们束手无策,第一反应就是先放在一边,不管他,以后再说吧。但每一个失败都有相似之处,那就是,它们的效果都差不多。每一个失败都让你很失望,让你不敢面对。
漫长的人生失败总是不止一次吧?从第一次失败我们就走了这么一条不归路。假如没有人去纠正你,告诉你,第二次失败你也会走这条路吧?久而久之,这样怯懦的逃避成了一种习惯,过去做错的事总是那么不堪回首。当上进心向我们走来时,我们背着良心去用欺骗它打退它,很多时候它都来了,但我们总是不停地欺骗它,打退它,它也是个灵性的东西,我们给它的打击让它变得很怯懦,很怕我们,于是它慢慢的远离了我们。我们在失败的某时某刻似乎回忆起什么东西,但记不起它的名字,它的名字就叫上进心。提起上进心,人人都说它好,它到底好在哪里呢?它给我们自信,让我们勇往直前面对困难,它是我们忠诚的朋友。它给我们动力,让我们积极打开心中枷锁,前进,再前进,是我们通往成功之路的钥匙。它给我们无时无刻的关怀与提醒,奋起我们每一次思想上的飞跃。它和人类是如么好的一个朋友,我们既然如此对它,实在是惭愧。天上最美丽的是星星,人间最可贵的是友情,当我们把最真诚的心留给我们的朋友的时候,别忘了还有这样一位朋友。那我们应该怎么挽回这位老朋友呢?首先,我们必须重新和它交朋友。先树立起共同的爱好,例如,我们必须和它一样,勇敢面对失败,面对挫折。然后再发扬自己的优点,就是在失败中认真思考失败的原因,用正确的方法纠正。老朋友在你的作风下会暗暗留意你,一时它还不会动心,这时我们只要坚持在每一次失败中以同样的方法对待。“浪子回头金不唤!”它肯定会重新回到我们身边。这个时候我们还会再令它离我们而去吗?
以《坚持》为题的演讲稿篇10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工智能,这一高新科技的产物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类的视野中,以其高速而精密的计算能力不断刷新人类的极限,甚至引起公众的恐慌。技术的壁垒,拉远了大众与人工智能的距离,其能力与速度也随之被神秘化的无限放大。当许多已被或是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工作岗位的人由兢兢业业转为惶惶不安,当大多数担忧一齐指向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的可能性时,苹果公司总裁库克却忧虑着人类会否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因而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转换角度之后,我以为这一观点更具普世价值。换言之,我们不能在与人工智能的“速度竞赛”中丧失了深度思考的能力以及宝贵的怜悯之心。
早在“人工智能”出现之前,在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乃至更早的工业革命时期的西方社会,“速度”成就了时代的主题,成为了“发展”的代名词。我们鼓吹速度,急求发展,却忘记了寻求找真正合适且合理的发展方式。我们深度思考的能力反而被“来不及”不断消耗着。现代社会,更是所有人总行色匆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低头族”越发常见,更多的人选择在被高速发展的横流碎片化的时间裂隙中,将视线紧锁于眼前一方散发着微弱亮光的屏幕上寻找片刻的休息与放松,碎片代的阅读、信息驱动的阅读加速了深度思考能力的瓦解。
与此同时,“网络暴力”一词更是甚嚣尘上淹没了我们的手机、充斥着我们的视野,网民们在网络中激扬文字,以激烈夸张的言辞吸引其他网民赞同自己对热点事件的观点并迅速归为自己的阵营,相比之下,一些静默的文字在这样“快速消费”的时代却被低估了其本身的价值。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却变得越来越冷漠。回归现实的驱壳,人们反而“恭谦有礼”,对真实存在的丑恶的社会现象熟视无睹,默不作声,以至于“网友不出门,路人不上网”的言论浸足了讽刺的意味。难道我们的同情心也仅限于虚拟网络世界了吗?
故然,人类历史上下五千年都在不停地寻求优化配置有限资源的方式以提速增效。而人工智能,同样作为人类智慧的产物,凭借其高速而精确的计算能力在许多方面令人类自叹不如。我们输了吗?我认为,至少目前答案还是否定的。人类赢在我们具有并能够培养深度的思维能力以及与生俱来的丰富的七情六欲,和傲视天下时永远怀着悲天悯人之心。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因此,从这一层面上讲,我们甚至可以认为人工智能并不完全独立存在。因此我们需要做的,是更好地利用它,将它作为人类发展的有力的工具。同时,我们更需要坚持的是不为碎片化的时代,鼓吹速度的发展理念,打破独立、努力地思考的能力与习惯,并坚持一如鲁迅先生曾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责任和态度。
这并非一场人类与人工智能的速度之战,而是再一次敲响警钟,要求我们始终保持清醒、审时度势,别弄丢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以《坚持》为题的演讲稿篇11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是:学习,贵在坚持。
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平时的积累。对此我先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1982年,18岁的马云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高考。他没有因为数学不好而退缩,反而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举动,因为在他的报考志愿表上赫然写着:北京大学。结果当然是失败。当那年的高考成绩出来以后,马云也算创造了个小奇迹,他的数学成绩是——1分。
心灰意冷的马云去宾馆应聘服务生,结果因为长得太歪瓜裂枣,被老板拒绝了。没办法,他通过找关系,才找到一份给出版社送书的活。也许一辈子也就这样了。但是这时候作家路遥的一本书《人生》改变了马云的想法,马云开始了艰苦的复读,并在19岁的那一年,再次走进了高考的考场。他的数学成绩实现了同比百分之一千八百(1800%)的迅猛增长——19分!
所以,马云又开始了一边打工一边复习的日子。就这样,到他20岁那年,他依然决定参加第三次高考。这回数学成绩大幅提高,不过他的总分数比本科线还是差5分。但是由于当年招生人数不够,英语成绩很牛的马云幸运地以本科生的身份进入了杭州师范。后来的故事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他创立了阿里巴巴集团,也就是淘宝。
所以他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永远相信只要不放弃,就有机会。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却很美好,但绝对大部分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所以每个人不要放弃今天。”如果他没有坚持读书,没有选择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一生,可能至今还在出版社里送书。
人生需要坚持,学习也一样,贵在坚持。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在所难免,很多人都因半途而废,而最终一无所获或收益很少。不少同学知道学习很重要,但是学习累了,作业多了,就失去学习的兴趣,变得懒惰。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说大的,远的,平常学习,一节课40分钟,你能不能坚持,认真地听完?一个晚自修,三节课你能不能坚持,认真地完成作业?学习是难,是枯燥。但正是因为它难,才有意义。如果你坚持下来,那么你就成功了。如果你知难而退,止步不前,就永远不会取得好成绩。相信自己,只要你有恒心、决心,这些困难都将成为你靠近梦想的垫脚石。
最后,送给大家冰心女士的一句话: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于她现时的明艳,殊不知,她当初的芽儿,浸透了血和泪花。
我的国旗下讲话完毕,谢谢!
以《坚持》为题的演讲稿篇1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太谷二中启航学校1511班的杨晨琳,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成长源于反思,成功在于坚持》。
经过一周的备战,我们高一同学经历了高中生活的第一次考试,见证了我们开学两个多月的努力。期中考试不仅是对同学们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也是对学习态度和方法的检验;不仅是同学们智力水平的比拼,更是对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考验。面对考试成绩,同学们是“几家欢喜几家忧”,但我希望大家都能拥有一颗平常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今后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