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语境与话语分析(2)
2025-04-27
乙:“So do I.”
C.凡参与者共知的信息,一般也不用词语表达出来,如(甲知道乙有病):
甲:怎么样了?
乙:好一点了。
2.简化。
语境的另一个基本作用是简化语言单位。在语境的参与下,话语里事物的名称常常被简化,如汉语中中央电视台——央视,打击拐卖妇女——打拐。人们凭共同的生活经验,使用和理解这些简化了的名称,如:
Peter:Would you drive a Mercedes?
Maiy:OK!
在固定的重复情景中形成了公式化的套语,如在售票点常听顾客(或旅客)对售票员道:“一张北京的”,“一张10排的”,等等。
3.解释。
语境的解释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某些句素的实际用法的解释。这是因为在一些句素中除了语汇意义外,还隐含着一定的语境意义。
4.限定—区分。
语境具有对多义现象、歧义现象的限定—区分作用,词语的意义只限于一种解释。如:
A:Do you think flying planes dangerous?
B:Yes,I think so.
假若A、B为飞行员,那么所谈论的应该是驾驶飞机这个职业的危险性,如A、B为飞机场附近的居民,他们的意思就是说住在机场附近,安全性不高,最好住到别的地方。
5.推导。
Grice认为话语分析有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话语的自然意义指人们能按常规通过字面意义而获得的话语意义;而非自然意义则指人们在特定的场合下,表达交际者意图的语用隐含意义。在此基础上,Grice以合作原则为出发点,提出了会话含意理论,认为人们说话时要相互合作,共同遵守一些诸如真实、充分、关联、清楚等原则和准则。如交际一方的话语表面违反了合作原则,他可能是故意而为;交际的另一方则根据交际时的语境推断出对方故意违反合作原则的意图,即会话含意。Grice合作原则的真正价值并不是帮助我们分析人们在交际时遵守、使用原则的情形,而在于提示在说话者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下,听话人是如何根据字面意义并借助语境的帮助推断出话语的真正含义。
总之,语言的使用离不开语境,任何话语都是一定语境的产物。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在话语分析中注意语境对话语的作用,更清楚、准确地分析话语的真正含义。
参考文献:
[1]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念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2]冯·戴伊克.社会·心理·话语.中华书局,1993.
[3]王德杏.英语话语分析与跨文化交际.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4]西光正.语境研究论文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5]Brown,G.,Yule,G.Discourse Analysi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浅谈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语境与话语分析(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