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选地整地、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科学播种、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涡阳县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小麦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选地整地;科学播种;肥水管理;安徽涡阳
涡阳县地处北纬33°02′~33°47′,东经115°53′~116°33′,光温条件较好。小麦生育期间(10月至翌年5月)≥0 ℃积温2 244 ℃,日照时数为1 400 h左右,光照资源较充足。全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14.73 g/kg,全氮平均为1.10 g/kg,有效磷平均14.8 mg/L,有效钾平均177.1 mg/kg,符合小麦高产对土攘的要求。小麦是涡阳县主要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1.67万hm2左右。为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涡阳县制定了产量为9 000 kg/hm2的栽培技术规程,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验证,最高产量达10 752 kg/hm2。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选地整地
选择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种植小麦。耕层厚度>20 cm,土壤有机质≥13 g/kg,水解氮≥80 mg/kg,速效磷≥20 mg/kg,速效钾≥150 mg/kg。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耕深20 cm左右,并耙透耙匀,做到上虚下实,以利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1]。可用40%辛硫磷或40%毒死蜱4.5 kg/hm2,拌干细土150~225 kg随犁撒施,防治地下害虫。
2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选用半冬性品种烟农19。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规定指标,种子纯度不低于99.9%,发芽率不低于85%,净度不低于98%,水分不高于13%。播前精选种子和晒种,并进行药剂拌种。每50 kg种子可用40%甲基异柳磷或40%辛硫磷100 mL对水2.5~3.0 kg拌种,拌种后闷3~4 h,再拌20%三唑酮乳油75 mL,阴干后即可播种[2-3]。
3科学播种
足墒播种,10月10日前播种结束,播量105~120 kg/hm2,实行机条播,行距20 cm,播种深度3~5 cm,确保一播全苗,壮苗越冬。冬前壮苗指标为:主茎叶数6叶1心至7叶1心,单株分蘖3~4个,次生根6~8条。
4田间管理
中耕划锄既能疏松土壤,消除板结,提高地温,通气保墒,促进根系生长,又能消除杂草,减少病虫发生,深锄可控制旺长。一般中耕3~5 cm。对群体过大田块,必须进行深锄断根,减少春季分蘖量,控制旺长;对群体适中、壮苗田块,适当中耕,损伤部分根系,抑制无效分蘖;对弱苗田应浅中耕,以免伤根,以起到提温保墒、促进生长的作用。2月下旬至3月上旬,用5%烯效唑525~600 g/hm2,或15%多效唑750~1 050 g/hm2对水喷雾,控制旺长和后期倒伏。 5肥水管理
推广平衡施肥、氮肥后移和化肥深施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施肥采用农家肥与化肥结合,氮、磷、钾化肥配合。施优质农家肥45~60 t/hm2、纯氮255~270 kg/hm2、五氧化二磷112.5~120.0 kg/hm2、氧化钾90~135 kg/hm2、硫酸锌15.0~22.5 kg/hm2、硫酸锰15 kg/hm2。农家肥与磷、钾、锰、锌肥全部底施,氮素化肥的60%底施,40%在拔节期追施[4-5]。追肥时间一般掌握在群体叶色褪淡、小分蘖开始死亡、分蘖高峰已过、基部第1节间定长时。用量为纯氮105 kg/hm2左右。遇旱时追肥与浇水相结合。小麦灌浆后进行叶面喷施,可叶面喷施稼福乐活性叶面肥375 mL/hm2对水450 kg,每隔7~10 d喷1次,连续续2次。一般3~4月淮北地区常出现倒春寒天气,灌溉是预防小麦春霜冻的有效措施,寒流过后及时检查苗情,发现叶片有冻害现象,及时采取补施氮肥或喷施叶面肥、磷酸二氢钾等措施,促苗快发,最大限度降低冻害损失。
6病虫草害防治
重点防治纹枯病、赤霉病、锈病、穗蚜、麦蜘蛛等。防治纹枯病,可用20%的井冈霉素375~750 g/hm2,或30%戊唑醇悬浮剂150~225 mL/hm2对水喷雾。防治赤霉病可选用80%的多菌灵超微粉1.125~1.500 kg/hm2对水喷雾[6]。防治穗蚜可用10%的吡虫啉225~300 g/hm2,或24%的添丰225~300 g/hm2对水喷雾。防治麦蜘蛛,可用40%的毒死蜱1.05~1.20 L/hm2对水喷雾。小麦越冬前或返青至拔节前开展化学除草,可用75%杜邦巨星15.0~22.5 g/hm2,或5.8%麦喜150 mL/hm2,或40%快灭灵30~60 g/m2等对水450 kg喷雾。
涡阳县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2025-04-28
涡阳县小麦高产栽培技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