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1,4丁二醇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影响(5)

2025-04-27



日本近几年1,4丁二醇消费情况(1000吨)

   THF PBT PU和其他 合计 
1995 38 30 8 75 
1997 45 30 11 86 
1999 52 29 11 92 
2000 48 32 11 91 
2005 74 64 11 149 
2001-2005年均增长率 % 6.0 14.1 - 8.4 

目前日本1,4丁二醇的用途中THF占53%、PBT占35%,其他占12%。日本THF有四个生产厂,其中80%的THF用于生产PTMEG;2000年日本PBT的生产能力为8.3万吨,产量约7.2万吨。目前已宣布要建设的有Teijin、Wintech Polymer、三菱化成等,预计到2003年左右日本PBT的生产能力将达到18万吨,其年均增长率将达14。1%;1,4丁二醇还用于生产聚氨酯弹性体、涂料和黏合剂等方面,预计这方面今后几年增长不大。由于今后几年PBT和PTMEG有较大的增长,因此今后五年日本1,4丁二醇需求量将有较快的增长。2005年需求量将达15万吨左右,估计会有小量进口。

亚洲其他地区

目前韩国有两套1,4丁二醇生产装置,一套是PTG公司于1992年投产的采用Davy-Mckee技术,能力为3万吨;另一套为BASF公司于2000年投产的采用日本三菱化成技术,能力为5万吨/年,合计生产能力为8万吨。BASF这套装置生产1,4丁二醇3万吨,THF 2万吨(自用于生产PTMEG)。1999年韩国THF消耗1,4丁二醇1.6万吨,PU 消耗0.7万吨,PBT消耗0.4万吨。1999年主要从美国和日本进口1,4丁二醇约9000吨。2000年随着新装置的投产将改变进口局面。

中国台湾省在1998年前不生产1,4丁二醇,1998年5月Dairen建成3万吨/年生产装置,该公司计划在今后2-3年里将能力扩大到10万吨。2000年四季度南亚塑胶公司建成4万吨/年生产装置(生产1,4丁二醇2.4万吨,THF1.3万吨),TCC公司采用Kvaernen技术于2000年末建成3万吨/年1,4丁二醇(联产THF约1.0万吨)生产装置。目前台湾主要用于生产PBT和PU,1999年的消费量约2。8万吨,其中用于PBT的为1。6万吨。

其他亚洲地区目前的消费量还不大,估计仅1万吨。目前在马来西亚BASF正在建设一套10万吨/年生产装置,该装置采用Kvaernen技术,将于2002年中建成投产,其主要原料顺酐已于2000年中建成投产,规模为16万吨/年。目前亚洲是世界1,4丁二醇的主要建设地区,在未来2-3年内将新增生产能力22万吨,不包括中国在内亚洲1,4丁二醇的生产能力将从2000年的22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50万吨以上,将占世界能力的1/3左右。

亚洲地区1,4丁二醇的消费结构如下: %

   PTMEG PBT PU GBL/NMP THF 
1999 34 32 19 8 7 
2000 36 30 19 9 6 

从上表可以看出,亚洲地区目前的消费结构与欧、美不太一样,由于近几年亚洲的氨纶、PBT和PU发展很快,因此促进了1,4丁二醇的发展。

其他地区

沙特阿拉巴GACIC公司目前正在建设一套采用Kvaernen技术的5万吨/年生产装置,采用Huntsman的正丁烷制顺酐技术生产的顺酐为原料,预计2003年建成投产。由于该地区消费量有限,因此主要用于出口。

3.中国1,4丁二醇生产和消费情况

我国自六十年代开始开发1,4丁二醇技术,后来由东北制药厂和上海吴淞化工厂利用国内开发的Reppe法技术建成百吨级生产装置,直到八十年代初我国的生产装置能力只有300吨/年。那时由于我国实施对外开放,不少企业想开发乙炔下游产品,认为1,4丁二醇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化工产品,其主要原料乙炔、甲醛、氢气等在很多企业都能供应,如福建三明化工厂、山西维尼龙厂、太原化工厂等提出要建设万吨级生产装置。当时曾邀请BASF和Dupont公司到北京来技术交流,但那时外方认为中国国内1,4丁二醇的市场需求量还不大,不必建设生产装置,只有等到需求量达到1万吨以上才有可能建设1。5万吨/年装置。八十年代我国的科研开发也加快了步伐,国家科委组织了一批科研单位和大学一起进行攻关,并在上海吴淞化工厂和山东鲁南化工厂各建设2000吨/年工业放大装置,但直到今天国内技术尚未能进一步放大到万吨级。九十年代初,由于国内PBT、PU、THF及GBL等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国内1,4丁二醇一直短缺,因此许多企业计划建设1,4丁二醇装置,当时提出要建设的有山西维尼龙厂、三明化工厂、云南天然气化工厂、吴淞化工厂、锦西炼化总厂、吐哈油田天然气化工总厂、仪征精细化工总公司、山东胜利油田、盘锦 等十多个厂。但由于原料、资金、技术来源等原因,目前除个别厂外大都无进展。直到九十年代后期胜利油田引进Davy- Mckee技术以正丁烷所制的顺酐为原料建成1.0万吨/年1,4丁二醇装置,目前装置已投产。因此,加上国内原有的小装置,我国1,4丁二醇的总生产能力约1.5万吨/年。

世界1,4丁二醇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影响(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灌丛沙堆表面压力分布特征的实验研究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