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野菜资源的开发利用(2)
2025-04-30
3灰菜
别名藜、灰条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微红,多分枝,叶互生有长柄,叶背具灰粉粒。灰菜嫩茎叶鲜嫩多汁,蛋白质、氨基酸含量较高,可与豆科牧草相比,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灰菜可祛湿、解毒、杀虫,用于治疗周身疼痒或皮肤湿疹。灰菜的嫩叶可做包子馅或焯水凉拌,也可焯水后晒成菜干,留做冬天烙饼用,灰菜干烧鱼别有滋味。灰菜生命力极强,无需种植,春天麦田、渠边、路旁、山野到处可见。 4蕨菜
别名拳头菜、佛手菜,为凤尾蕨科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蕨菜高达1m左右,地下根状茎匍匐细长,茎节处长叶芽。叶片为奇数三回羽状复叶,呈阔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长30~60cm,宽25~45cm,羽叶对生,羽片10对左右。蕨菜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多种维生素、铁、钙以及微量元素等,被称为“山菜之王”。蕨菜有安神作用,可清热滑肠、降气化痰、利尿安神,脾胃虚寒者慎用。蕨菜叶卷曲时较鲜嫩可食用,可煮、炖、烧肉,也可与莲藕凉拌,将蕨菜放入高汤焖片刻,捞出沥干,莲藕切条入沸水焯去生味捞出,将蕨菜和莲藕条放入碗中加蒜泥和调料拌匀即食。蕨菜的繁殖方法很多,现将其分茎繁殖法介绍如下:
4.1繁殖
利用直立根状茎或匍匐茎一部分可产生新植株的特性进行繁殖,分茎时在根状茎上必须带有生长点,把分出的茎段横卧浅植于土壤表层中,种后将土壤适当拍紧,喷1遍水,蕨菜小芽自然长出新植株。
4.2移栽
春季是分株、移栽的大好时机,分株最好在幼叶展开之前进行。选健壮株分株,株行距为50cm×80cm,每穴2~4株。栽后浇水。
4.3采收
采收时间一般以4~6月为宜,过早,植株幼小,影响产量;过晚,植株老化,不能食用。一般蕨菜嫩薹高20~25cm,羽状小叶苞尚未展开,即“抱拳”时采收。从新鲜部分20cm以下,用手一根根地折下放入筐内并用青草盖上以防日晒,及时运往加工地点或市场。将幼嫩、粗壮、色泽新鲜的蕨菜,按不同长度、色泽、质量分类捆把,每把直径5~6cm,重量500g左右以便销售。
4.4留种
蕨菜进入夏季后,绝大多数蕨菜还会继续长出新的叶子,仍需提供充足的肥料,一般20d追1次肥,施尿素150 kg/hm2。要常浇水使土壤保持一定的湿度。当气温急剧升高时,一般3~5d浇1次水降低地温,保持土壤湿润。雨后要及时排水。秋天不必浇水,蕨菜将变成黄褐色,并渐渐枯萎。不要过多地修剪老叶片,因为老叶覆盖在植株周围,有保温作用。北方地区需要覆盖厩肥或杂草防冻。
5菊花菜
别名菊花脑,为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株高60~100cm,分枝强,叶腋抽生侧枝。单叶互生,卵圆形或长椭圆形,叶长2~6cm、宽1.0~2.5cm,叶绿色,叶缘具粗锯齿或二回羽状深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着生于枝顶,花序直径0.6~1.0cm,果实为瘦果,种子细小。菊花菜嫩茎叶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氨基酸等,并含有黄酮类和挥发油等。菊花菜性苦、辛、凉,有清热解毒、凉血、降血压、开胃等功效,可治疗便秘、高血压、头痛、目赤等症。菊花菜嫩茎叶可供食用,具有特殊浓郁的菊花芳香味,风味独特,凉爽清口,食之稍甜,可炒食、做汤或做火锅料。种植技术如下:
菊花菜根系发达,对土壤适应性强,一次栽培可多年多次采收,通常利用田边、隙地进行露地栽培,一般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播种育苗,4月上旬定植,5月就可采收嫩茎叶上市。花期为9~11月,12月果实成熟。
5.1植株繁殖
5.1.1分株繁殖。在3月中下旬萌发新梢时,将老茬菊花菜挖出,将已有根系的侧芽连同老根切下,移植到大田中。
5.1.2扦插繁殖。在整个生长季节均可进行扦插繁殖,以4~6月扦插的成活率最高。剪取3~5个节位、长8~10cm的枝条,摘除基部叶片,插入施足腐熟有机肥的苗床中。入土深度为插条长的1/3~1/2。株距15cm,行距25cm。扦插后保持苗床湿润,忌涝渍,高温季节需遮阳,早春温度较低时可搭塑料薄膜拱棚保温保湿。一般20d后可移植大田,株距35 cm,行距50cm。
保健野菜资源的开发利用(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