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2025-04-27

  摘要杨树在宝应县栽培历史悠久,是该县推广种植的树种。总结了杨树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以为杨树丰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杨树;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江苏省宝应县是我国首批国家平原绿化先进县,是苏中地区的“杨树大县”,杨树发展前景广阔。一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适宜种植杨树品种;另一方面种植历史悠久。宝应县从20世纪70年代就引进推广杨树,通过30多年的种植,杨树的生产技术已被当地群众掌握。但是,随着杨树的发展,对杨树的栽植技术和管理要求越来越高。为此,笔者结合林业工作实践,将杨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杨树栽培技术
  1.1栽植杨树的技术要求
  根据杨树的生物学特性,杨树造林时推行“四大一深”科学栽植法,即大塘1m2,大苗苗高3.5m以上,大株行距4m×5m,大水浇足,深栽80cm。
  1.2栽植杨树的技术要领
  杨树植苗造林的技术要领可用“三埋、两踩、一提苗”概括,即先埋1/5深(20cm)表土,然后将苗放入,再埋土至2/3深(70cm左右),踩紧实,最后埋土至地面,再次踩紧实,接着将苗往上提提,以利根系舒展,最后浇足水。
  1.3栽植杨树的整地要求
  杨树根系发达,呼吸作用强烈,需要良好的土壤通气条件。另外,在多数情况下,土壤中许多养分由植物不能利用的形式转化为可利用的形式,也要依靠好气细菌的分解作用。因此在杨树人工林集约化栽培中,全面深翻整地是重要措施之一。全面整地时,翻耕深度应视土壤坚实度而定。在中壤和砂壤土上,深翻30~40cm即可;在较粘重的土壤上,要适当增加整地深度。江苏里下河地区,发展杨树可不必进行全面整地。在造林前将穴挖好,穴的规格为:培育大径材应挖大穴,为1m×m×1m;培育小径材,纸浆材可小些,但不应小于60cm×60cm×60cm。
  1.4栽植杨树的施肥要求
  杨树造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的,必须大量施用有机肥,每穴施厩肥100~200kg。在植树穴底部与生土搅拌均匀,再覆10~15cm表层土后造林,使苗木不与肥料接触。沤制有机肥时,添加过磷酸钙效果较好,或在造林的同时,每穴拌入0.5~0.7kg过磷酸钙,但需特别注意不要将磷肥与苗根接触,因大部分小型化肥厂所产的过磷酸钙有游离硫酸根残留,根系与之接触时会被烧伤。
  1.5栽植杨树的技术环节
  (1)防止苗木失水是保证成活的关键。要尽可能在起苗、运苗过程中防止苗木失水。苗木运到造林地后,最好在水中把苗干下部浸泡2~3d(至少浸泡24h),使之充分吸水后再取出造林。
  (2)在轻质土壤和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段栽植大苗时,应适当深栽,可使原根茎深入土中50~70cm或更深。但在粘重土壤上或夏季地下水位过高处造林时不宜深栽,以免造成沤根。
  (3)在栽植时,应将过长的侧根截短,以防栽时窝根,影响生长,将伤、断根及机械损伤严重的根系清除,以免发生腐烂而感染病害。
  (4)春旱严重地区,造林后必须立即灌透水1次,灌后栽植穴土壤下沉不均,造成苗木倾斜时要及时扶正踩实。如栽植后发现苗木地上部分已干死,成活无望,但苗根还存活时,应立即平茬。
  (5)如苗木上端稍有弯曲,可在栽植时,将不垂直地面的苗木梢部转向北面,利用杨树苗的向光性,逐步把苗木梢头调直。
  (6)栽植大苗时,应将侧枝全部修去。但为防止苗干产生更多的萌条,可对部分较大侧枝进行短截,保留长5~10cm小桩,1~2年后再从基部截去。

  2杨树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2.1食叶类害虫
  防治方法:人工清除越冬蛹,尤其是摘除第1、2代幼虫虫苞,利用成虫趋光性,灯光诱捕诱杀成虫;利用白僵菌或苏云杆菌防治,或用90%敌百虫、80%敌敌畏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1 000倍液喷洒。其他食叶类害虫如杨小舟蛾、刺蛾等可参照杨扇舟蛾的防治方法。
  2.2蛀干类害虫
  防治方法:幼林注意抚育除杂,保持林内通风透光,在幼虫期用毒签或用注射器将有机磷农药500倍液注入蛀孔再用湿泥封住;在成虫羽化期(7~8月)用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喷施树干杀灭成虫;花绒坚甲和啄木鸟对天牛有抑制作用,应加以保护利用。

杨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紫穗槐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浅议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