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美菊 赵平 张淑文 薛龙华
摘要阐述了苏玉20的特征特性,介绍了苏玉20在丘陵山区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种、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苏玉20在丘陵山区的推广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苏玉20;丘陵山区;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贾汪区地处苏鲁两省交界处,全区近3.33万hm2耕地,其中丘陵山区面积近2万hm2,常年种植玉米1万hm2左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粮食需求量增加,玉米供求长期处于短缺状态,价格持续上扬,另外玉米栽培生长周期短、用工少、成本低、比较效益好,已成为贾汪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由于农民种植技术不配套,管理粗放,品种更新速度慢 ,玉米单产一直徘徊不前。为尽快提高贾汪区玉米单产,结合粮食高产创建工作,2009年贾汪区在“万亩方”引进玉米新品种苏玉20,并进行高产栽培示范,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特征特性
1.1农艺性状好
苏玉20适应性强,春播夏播均可,出苗较齐,苗势较强,幼苗叶色较深,植株整齐,生长势较强,株型半紧凑,株高226cm左右,总叶片数20张左右,后期熟相好,果穗中等,穗长18cm左右,穗粗5cm左右,穗位101cm左右,秃顶1.2cm左右,每穗14~15行,每行33粒左右,籽粒黄色偏硬,中间粒型,千粒重308g左右。
1.2生育期适中
苏玉20全生育期春播120d左右,夏播102d左右。
1.3抗性强
田间观察,苏玉20抗玉米大、小斑病,且抗倒性较强[1]。
1.4产量高
2009年9月10~11日,贾汪区农林局作栽站对设在汴塘镇高庄、马头、北吕、汴西4个行政村的22个地块进行了苏玉20与其他玉米品种产量对比测产试验。经测定,示范方的苏玉20平均单产11 179.5kg/hm2,最高单产12 796.5 kg/hm2,最低单产10 621.5kg/hm2,其中单产12 000kg/hm2的地块1个,11 250kg/hm2以上的地块9个,10 500~11 250 kg/hm2的地块12个,较其他品种平均增产4 836kg/hm2,增幅达43.3%。
2栽培技术
2.1选种及种子处理
选用粒大、饱满、具有品种特性的杂交玉米籽粒作种子,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量不高于13%。选好种子后,用玉米专用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2]。
2.2播种
2.2.1播种期确定。根据近年玉米发病特点,适当推迟玉米播期可预防玉米粗缩病的发生。高产创建示范方适宜播期为6月15日左右。
2.2.2播种方法。采用机条播,大行距60cm,小行距40cm,保证密度8.25万株/hm2左右,用种量30袋/hm2(3 800粒/袋)。根据土壤墒情,播种时力争做到播深、落粒、覆土均匀一致。播种深度以3~5cm为宜,以确保种子萌发出苗[3]。
2.3.1及时补苗、间苗、定苗。玉米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间苗在三至四叶期进行,定苗在5~6叶展开时完成。
2.3.2灌溉。玉米属高肥水作物,在正常降雨年份,降雨量能满足夏玉米的水分需要,但少雨年份,特别是生育期关键季节,干旱时要适时补水造墒或灌溉。玉米播种时遇干旱可以采用先播种、后浇水的方法。大喇叭口期前后一段时间,对水肥反应非常敏感,遇旱应及时灌溉。
2.3.3中耕。定苗时锄1次,10叶展开时锄1次,采用人工或机械锄地。用除草剂在玉米播种后进行封闭处理的田块或秸秆覆盖的玉米田,可在拔节后到10叶展开时进行1次中耕松土。
2.3.4施肥。玉米是需肥较多的作物,其产量约80%来自于施肥。示范方施纯N 270~300kg/hm2、P2O5 90~105kg/hm2、K2O 150~180kg/hm2。氮肥基追比例为4∶6,在大喇叭口期重施穗肥(占总N量的50%),在抽雄吐丝期补施粒肥(占总N量的10%),以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增加粒重;磷、钾肥全部基施,种肥深度一般在5cm以下,不能离种子太近,防止种子与肥料接触发生烧苗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