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自然保护区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建议(2)

2025-05-12


  2主要特色文化资源
  盐城保护区位于海洋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交界地带,属于典型的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区内湿地植物群落多种多样,包括芦苇地、盐蒿滩、草滩等植物群落。湿地的特殊环境为各种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安全的栖息地。区内有植物450种,浮游植物和藻类286种,腔肠动物43种,环节动物65种,软体动物156种,甲壳动物139种,昆虫310种,鸟类379种,两栖爬行类45种,鱼类281种,哺乳类47种。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因其本身的特殊位置,繁衍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形成了其独特的湿地文化。
  2.1丰富的环境保护文化
  盐城自然保护区是中国2 000多家自然保护区之一,是中国28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之一,是中国37家国际重要湿地网络成员之一。经过20余年的发展,加入了多个国际环境组织,履行相关国际环境公约,承担着保护环境的责任。它是全球环境保护系统的一个分支,也是全球环境保护和我国环境保护的一个缩影,体现了全球环境系统下环境理念的发展和多个环境公约的实践。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发展和研究野生生物资源及自然历史遗产的主要场所,是生物多样性的储存地,也是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科学研究基地。通过保护区恰当、真实地反映了全球环境保护文化。
  在保护区生活着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类野生动物有丹顶鹤、白头鹤、白鹤、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遗鸥、大鸨、白肩鵰、金鵰、白尾海鵰、白鲟共12种,二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67种,如獐、黑脸琵鹭、大天鹅、小青脚鹬、鸳鸯、灰鹤等。它们有的以保护区作为繁殖地,有的以保护区作为越冬地,有的是匆匆过客,有的则是保护区的常住居民。四季演替,它们在保护区的天空下轮流唱主角。每一种动物又生活在各自不同的生境中,拥有不同的栖息环境,同时因为食物链的因素组成了独特而复杂的湿地生态系统。
  2.2鹤文化
  丹顶鹤,又称仙鹤,是吉祥、幸福、长寿的象征。深受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1983年,为了保护丹顶鹤等珍惜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建立了盐城自然保护区[4]。这里是丹顶鹤最南、最大的越冬地,全球共有2 000多只野生丹顶鹤,每年约有近1 000只丹顶鹤到保护区越冬。由于季节的限制,它们会改变夏天繁殖季节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方式,即冬天在盐城以集群方式生活,最大集群可以达到500只,场面非常壮观。壮丽的自然景观、迷人的生活方式是吸引游客的原因之一,而丹顶鹤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历史,更让人留恋忘返。

  鹤文化历经几千年在我国源远流长,已渗透到中华文明的许多领域,其萌芽于3 000年前。《诗经》的《鹤鸣》中就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诗句,在神化和宗教中,有关于鹤的许多神话、故事和传说,鹤是长生不老、仙人的化身。鹤在文学作品诗歌、小说中内容也十分丰富。在鹤的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摄影)中主题多为吉祥、美满、长寿、清闲、超逸乃至得道成仙。另外,在衣作、食物、 居住、邮票、商标之中,都广泛地存在鹤的形象。而且鹤的形象还被传播到国外,在朝鲜的朝鲜族和日本的大和民族都十分爱鹤,在日本称鹤为寿鸟、瑞鸟。
  除了这些历史文化和环境文化,保护区在多年的工作中探索了新的驯养文化。以丹顶鹤为观赏鸟的驯化在古代就开始了,《梦溪笔谈》中记载宋代诗人林逋“隐居孤山,畜两鹤,纵之则飞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宋代诗人苏东坡观看文人张天骥放鹤,并作《放鹤亭记》:“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保护区工作人员经过尝试、研究,已经通过人工繁殖、驯化了近70只丹顶鹤。这些丹顶鹤不但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而且游客可以近距离欣赏“一举扶摇直上天”、“灵鹤有奇翼,八表须臾还”的飞行,观看“众变繁姿”、“轻迹凌乱,浮影交横”的舞蹈,聆听“翩翻萦碧落,嘹唳入重云”的鸣唱。在丹顶鹤的翩翩舞姿中可以更深切的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2.3地方传统文化

盐城自然保护区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建议(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羊腹泻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措施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