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供电企业电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2)
2025-04-27
总之,电网地理信息系统能为供电部门的电网规划、负荷预测、报装方案、运行方式等多项电网分析计算及不同业务方案的制定工作提供有力的高级辅助决策工具。利用GIS,可根据电网网络结构、供电设施的地理位置、设备管理单位以及设备的各种数据信息,灵活准确地进行电网信息查询、统计;利用GIS,可建立动态网络模型。当电网发生故障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快速确定故障位置和设备,直观地显示停电范围和正反向电源查询,以提供最佳抢修路径,并统计损失的电量;利用GIS,可进行资产管理、设备维护,使输电、变电、配电、通讯、计量等生产设备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从而提高生产设备的管理水平;利用GIS,可进行线损理论计算、可靠性基础数据统计等多项工作;利用GIS,通过电网设备的属性数据及其运行的实时数据和地理数据的完美结合,实现电网信息的可视化,最大限度地提高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和安全运行水平。
二、开发应用电力GIS需要把握的几个贡要环节
由于电力GIS在供电企业生产管理特别是电网管理的突出运用效能,许多供电企业都加快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步伐。但由于地理信息系统对于每个企业的管理者和应用人员来讲都是一种崭新的技术,因此必须把握好其开发应用中的几个重要环节,这对于系统的建设和长期安全平稳运行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选择实用先进的平台足前提
GIS平台包括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对于 GIS硬件平台,大多选用的都是通用产品,因此选择实用先进的软件平台就显得至关重要。软件平台的实用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平台的开放性与实用性上。 平台的开放性,包括系统结构的开放性(应用层面开放、系统管理开放、系统开发开放);系统支撑技术的开放性(通用开发语言、工业图形库及界面接口标准、通用数据库系统);数据结构的开放性(开放的内部数据格式、标准的外部交换格式)。平台的实用性,包括平台的应用功能要符合供电部门的应用习惯和生产基本规律,针对性和适用性要强;平台软件系统应具有方便实用的用户开发工具,且能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减少投人。
(二)提高电力GIS系统实用性足关健
电力GIS系统开发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目前电网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更好地为企业生产服务。因此,应该把提高系统的实用性作为系统开发建设的“灵魂”来抓。要实现系统的实用,建好用好系统,必须重视以下四点:
1. 提出完备的功能需求。针对工作实际提出完备的功能需求是系统开发的依据,也是应用的保证。因此在调研中,开发人员一定要与生产管理人员充分沟通,并引导他们根据生产实际,合理、科学、全面地提出功能需求。
2.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对于以数据处理为主要功能的电力GIS来讲,没有真实可靠的数据,系统就成了一个“空壳”,成了“摆设”,毫无应用价值。因此,必须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要保证反映地理空间位置数据的准确。要保证专题属性数据(即电网信息)的准确。
3.注重业务流程重组。电力GIS的开放应用必然对传统的生产业务流程带来冲击。这就要求供电企业对原来不符合现代化生产发展方向的、不适应未来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旧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整合,使其更科学、合理。业务流程重组必然会带来组织机构与人员的变化,涉及到部门、人员的切身利益。要消除可能产生的“人为阻力”,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提高人们对用电力GIS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的认识。许多例子证明,不解决人们思想上的问题,不触动企业生产业务流程的变革,系统实用化目标就无法得以保证和实现。
浅析供电企业电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