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缺氧/好氧组合体系的构建(一)(6)

2025-04-29

  2.2.5出水

  对沉淀池出水进行必要的实验监测,包括BOD、COD、SS、氨氮等,与原水水质进行对照,参考相关标准,看是否达标。

  2.3 超声波-缺氧/好氧工艺实验室模拟实体与计算

1-              配水箱;2-缺氧区;3-好氧区;4-沉淀区;5-集水箱;6-进水泵;7-曝气头;8-曝气头;9-空压机;10-超声波处理器;11-污泥泵;12-污泥泵;13-搅拌器;14-污泥脱水;15-回流泵

图2.2 超声波-缺氧/好氧工艺实验室模拟图

  2.3.1超声波污泥处理装置

  超声波预处理活性污泥组合参数:28KHz, 10W, 5min。装备参考《超声波污泥减量化技术的研究》中提及的,由北京天地人公司自德国超声波公司引进B05000-KS1000/2000型超声设备进行改造设计,该装置超声发生频率为28kHz,电功率为5000W,容积为29L,结合本实验工艺所需,设计成28kHz,50 W可调型,容积为10L左右。

  剩余污泥被超声波破解,并将其破解液与生活废水一起回流进入缺氧池。

图2.3  超声波设备流程图

  参照上述超声波技术参数,结合本工艺需求参数进行改造设计。

图2.4  超声波装置实物图

Fig. 2.4  The objective chart about ultrasound waves equipment

  2.3.2配水系统

  流量以0.4m3/d,400L水参考计算。考虑到实验实际需要,以及实验室场地资源的充分利用,设计配水箱容量在20L左右,一次可配水左右,箱外高525 mm,箱内高520 mm,有机玻璃壁厚5 mm,箱外宽210 mm,箱内宽200mm。底部为正方形,箱顶不加盖,直接用管道伸进箱底抽水。在箱内500mm高度处刻画尺寸标注,指示出0.02m3,20L体积标线,20mm为设计超高。

  2.3.3缺氧区处理系统

  水力停留时间8h,即进水缺氧处理8h。则估计一天24小时中,8小时理论流过水量,箱内设计有效容积为0.133 m3,133L,理论进、出水流速,8小时内配水系统大概需要配水次数,设计有机玻璃壁厚5mm,箱内底部长400mm,宽400mm,箱内总高850mm,830mm高度处为缺氧区与导流区接触界面,留空20mm,箱内距离底部5mm—15mm高度处,设计10mm高的狭缝,用于混合液适量回流,底部安置曝气头,顶部安装搅拌器,箱壁设置污泥回流管道以及上清液回流管道。

  2.3.4导流区系统

  缺氧处理区与好氧处理区之间的狭缝区即为导流区。设计有机玻璃挡板高820mm,狭缝宽10mm,长400mm,挡板底部距离好氧处理系统底部15mm。

  2.3.5好氧处理系统

  水力停留时间4h,即进水好氧处理4h。每小时从缺氧区流进水量为0.0166m3,需停留4小时,则理论设计有效容积,好氧区与缺氧区流速相同,有机玻璃壁5mm,实际箱内长200mm,宽400mm,高788.15mm,顶部留空区46.85mm,底部一侧设置45°斜角。底部设置曝气头,设计与箱底连接管道,与空压机连接,顶部设置搅拌器。

  2.3.6狭缝回流区

  好氧处理系统与沉淀系统交接处的狭区,用于少量混合液回流到缺氧处理系统与进水混合。估取宽10mm,长400mm。

  2.3.7沉淀系统

  该系统设计参数为大胆性、探索性估取,并未完全参照常规参量选取,需要在实际工艺中,进行后续测定和验证。沉淀池流量为0.0166 m3 /h,即4.61*10-6 m3 /s,则设计内高800m,内部直径200mm,距离箱顶50mm,中心管直径50mm,管高250mm,面积2500mm2,中心管与反射板间距离高度10mm,反射板宽50mm,出水挡板与沉淀池顶盖底部相距40mm,挡板距离一侧池壁20mm,出水区设置管道与清水箱连接,蓄泥锥体高100mm,底部宽50mm,底部设计管道与超声波处理系统以及剩余污泥脱水处理系统连接,沉淀系统上部有机玻璃箱盖外一侧设置上清液回流管路,与缺氧处理系统连接。

超声波—缺氧/好氧组合体系的构建(一)(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高速铁路建设实施过程中的环保监理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