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理念下中部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2)

2025-04-30

  (三)注重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科学进行产业集群生态规划和分工协作,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层次低,结构趋同,布局不合理是影响产业集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这主要原因是“政府主体缺位”。产业集群内部结构功能分工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和制约产业集群的整体功能发挥,其整体发展的战略定位又直接影响和制约产业集群区域与各行政区域之间、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因此,在制定产业集群生态发展战略时,必须注重发挥政府主体协调作用,通过产业集群经济整合,加强生态规划规划和科学分工协作,提高产业的集约化程度,优化产业结构,达到有效配置经济资源和产业集群内优势互补,增强经济竞争力,对其经济的组织结构、产业组织、发展模式、经济资源利用等进行战略性重组和调整,逐步实现资源共享、产业互补、生态共建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产业集群经济发展机制。   (四)加强中部产业集群的环境建设   区域环境是产业集群产生和发展的有力支撑和重要影响因素,推动区域环境建设应侧重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要抓好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地方基础设施对产业的发展有巨大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是重要的硬环境。道路交通、电力、供水、通讯、互联网等地方基础设施作为公共物品,应以地方政府投资为主导进行建设,并且以免对使用者收取过高的费用。第二,要推动专业化服务机构的建设。中部地区应制定和实施调动社会力量举办服务机构的相关政策,大力发展服务于企业的各类专业化中介机构,诸如:资产评估、信息咨询、物业管理、律师、仓储物流等机构。同时,推动行业自律组织的建设,以增加企业间的交流沟通,增强企业之间信任合作的基础。第三,要推动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为补充的多形式、多渠道的风险投资体制。加快建立各种信用担保机构和融资租赁机构等,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第四,要推动区域文化建设。产业集群是大量企业的有机聚集,企业是构成产业集群的主体,企业家的知识素养是产业集群得以发展壮大的关键要素。因此,政府要在全社会树立崇尚创业的氛围,培育城实守信、尊重知识、勇于创新、敢于冒险、进取务实、宽容失败的社会道德新风尚。通过宣传教育,使新的社会道德深入人心,营造适合集群发展的良好人文环境。      参考文献:   [1] DoeringerPB.TerklaDG.Business strategy and cross-industry clusters[J].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1995(9):225-237.   [2] Frank•W•Young,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the U•S•States[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1997(46):205-224.   [3] 马桂娟.产业集群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D].中国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4] 顾强.提高产业集群生态效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J].中国科技投资,2006(8):36-38.   [5] 罗若愚.我国区域间企业集群的比较及启示[J].南开经济研究,2002(6):52-54.   [6] 程达军.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工业园模式[J].商业时代,2006(11):49-51.

循环经济理念下中部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西式早餐本土化对我国早餐市场的影响及对策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