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汇输出方面考察阿拉伯语对其他语言的影响(2)
2025-04-29
阿语对汉语的影响也同样历史渊远,在阿汉两民族的接融过程中,双方的语言也互相融合。从阿语对汉语的影响来看,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汉语中有相当数量的阿语借词,有科学技术方面的,也有宗教和其他方面的,如 “ 祖母绿”[zumrred]、“ 蒜”[sum]、“ 古兰经”[kuran]、 “穆斯林”[muslim] 等;另一方面表现在汉语的姓氏上,汉语里有一些比较特别的姓,与阿语词汇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纳” 源自阿拉伯男人名“纳赛尔”[naisuir]“ 穆” 源自“穆罕默德”[muhanmod]一词。除汉语外,阿语对我国以回族、维吾尔族为代表的10 个主要伊斯兰少数民族的语言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语言有的用阿语字母书写文字,如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和乌兹别克语等,有的则引进了大量的阿语词汇,如回族语。在借入过程中,一些词汇完全从阿语照搬过来,如“色兰” 意为“ 祝你平安”,源自阿语“平安”[salam];“冒提”意为“死亡”,源自阿语“死亡”[mawt]。还有一些词汇在语音、词义或语法结构上会发生一些变化,如“哈里发” 一词_原义为“穆罕默德的继承人”,但在回语中却指称清真寺的学员或辅导员,转义为伊斯兰教事业的继承人或阿訇的接班人。词汇在借入时,词义发生了转移。
四、结语
以上本文从语言输出方面考察了阿语对世界其他语言的影响,重点分析了阿语词汇的输出现象及其特点,目的是要了解阿拉伯文化同世界诸文化的关系,从一个侧面说明阿拉伯文化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所做出的贡献。与英语相比,阿语对世界其他语言的影响已经十分有限。但是,中东地区局势历来复杂多变,一些与国际时事政治密切相关的阿语词汇借助媒体的传播迅速渗透到包括英语在内的世界各语言中,从而对这些语言造成更深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开古. 阿拉伯语发展史[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106 -133.
[2]刘开古. 现代阿拉伯埃及口语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1986.
[3]艾布• 拉法伊• 乃赫莱• 耶素厄. 阿拉伯语撷奇 [M]. 贝鲁特:东方出版社,1986.
从词汇输出方面考察阿拉伯语对其他语言的影响(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