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欧•亨利小说中的人性意识(4)
2025-04-28
应当指出,有人认为欧·亨利小说的幽默及其光明的结局,削弱了小说的批判性,有安慰人生之嫌,其实并非如此。当时,整个社会,物欲横流,金钱至上,道德沉沦,世风日下,文学界也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即揭露黑幕运动)。欧·亨利也出了自己的一份力,他通过自己所擅长的通俗小说透露出对现实的思考和警示,教育人们不要为了虚名浮利而抛弃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他的小说表露出的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愤怒和声讨,对贫穷小人物的爱护和同情等,无不在倔强地表明,自己对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生命价值、道德准则、人际关系、家庭观念等问题极为愤慨,并以貌似平常的细节,妙趣横生的故事情节,不露痕迹地加以展示,其目的不仅是为了揭露,更致力于重建新的道德秩序,重树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和美好的人性。马克思说过:“…当我轻松地对待可笑的事物时,我也是严肃地对待它”。欧·亨利亦然,他的含泪的笑绝非为笑而笑,他轻松的笑的外壳中,实际包含的却是严峻的社会主题,他从“为世人所看得见的笑料”中看到的却是“为世人所看不见的眼泪”。实际上,“含泪的微笑”的破坏力远要比裂毗愤怒、长歌当哭的批评大得多。
浅论欧•亨利小说中的人性意识(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