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以就业为导向,建立实用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2)

2025-04-27


  第一,职业教育授课内容要务实。本科英语课程大都侧重语言知识的基础性,这显然是不适合高职英语教学的。这点可以向社会培训机构取经。社会英语培训机构,大多数采取的是集中强化的方法,在短时间内达到效率的最大化,核心就在于抓住重点、抓住规律。应试教育的观念是,考试考一杯水,要准备一桶水,用一桶水保证一杯水的质量。但职业教育中,这一杯水才是重点,抓住这一杯水就抓住了80%的英语应用,不求博大精深,只求学为所用,实际工作中能用到什么就强化什么。但这一杯水去哪找,就需要高职英语教师切身去体会。教师也需要定期社会实践,掌握一线工作的情况,回馈于教学。 
  第二,完善奖励机制。人的某种行为得到他人或社会的奖励后,这种行为将会得到强化,不停的强化后就会被固化。不可否认,现行教育体制中,高职生源素质不高,从小到大得到的奖赏和认可比较少。一点点的赞同和奖励对于他们都是天大的喜事。这个时候,适当的物质奖励或精神鼓舞就足够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成为热爱一个学科,转变学习观念的内在动力。 
  第三,创造语言交流环境。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S·Krashen,1981;1982;1985)在他的第二语言学习习得理论中提出了“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论。克拉申认为,习得是在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的基础上形成的;输入之所以能够被理解,是因为有语境(Context)的帮助。体现在课堂上,最大限度的发挥课堂互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交流;体现在日常,在校园中多开展英语活动。此外,还可以推荐学生到外企宾馆进行社会实践。总之,尽可能地让学生多接触学习内容,有助于加深印象。 
  综上,高职英语教学不应成为本科教育的附属,要找准自己的教学模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宋磊.从高职学生就业看英语教育改革.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2]廖丽英.对大专英语分层教学的思考.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3]杨永佳.高职英语改革应贯穿应用能力的培养.江苏高教,2006. 
  [4]于海波,耿琪.引导与激励——强化高职高专教育的学习激励机制.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5]崔颖.职业需求本位——高职英语教学新导向.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

浅析以就业为导向,建立实用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浅谈如何激活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