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司法改革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4)

2025-04-27

  注释: [1] 参见齐树洁:《接近正义:英国民事司法改革述评》,载张卫平主编:《司法改革评论》(第二辑)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414页。

  [2] 如由于缺乏整体的规划,最高司法机关之间的改革不尽协调。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 200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检察改革三年实施意见》。两个改革方案仅仅局限于各自系统内部的问题,没有涉及改革的整体。而且,相互间缺乏统一的指导目标,在诸多改革内容和着力点上都存在不协调。又如,最高检察院以法院不反对自己保留侦查权为条件而认可法院设立分院和进行审级改革的要求为法院所接受,从而各得其所。

  [3] 如在机构设置上,最高人民法院机构改革方案不顾法院组织法第31条关于设经济审判庭的规定,取消了经济审判庭的建制,改设民二庭、民三庭。又如“暂缓不起诉”的临时结案方式(参见《南方周末》2003年4月10日)和“债权凭证制度”(参见《法制日报》2002年6月9日)等的实施,均属司法机关带头违法。

  [4] 此类问题颇多,这里仅以法官服饰的更换为例。司法改革中,为显示法官的尊严,我们借鉴了西方法官的服饰,穿起了法袍,敲响了法槌,似乎如此司法就会公正许多。殊不知,西方法官的标志除了法袍、法槌外,还有假发。而且三者各有不同的含义:法袍用黑色象征尊严、肃静;法槌代表判断或震慑;而假发则不仅意味着法官年纪高(唯此才能经事较多,老练成熟) ,且在法庭时已完全超越了自我,是公正的化身(因为只有超越自我,才能做到公平) .遗憾的是,我们只借鉴了法袍、法槌,而放弃了假发。无怪乎有人对此戏称:我们的司法本来就不可能公正,因为对法官的设计本身就不公正。

  [5]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24条、第130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2条,该条第4款虽然规定“专门人民检察院的设置、组织和职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另行规定”,但该规定至今尚未出台。但专门检察院的产生并未因此而受阻。


我国司法改革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社群隔离与闲散青少年犯罪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