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弱感光型优质杂交稻新组合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绿永优4号、绿永优10号、博Ⅱ优128综合性状优良,产量高,抗性好,建议示范推广种植;其他品种有待进一步试种观察。
关键词杂交稻;引种;农艺性状;产量
为加快筛选适合海南省琼山区大坡镇种植的优质高产、抗性强的弱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1-2],促进大坡镇水稻品种品质结构的优化,2004年在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的指导下,引进4个弱感光型优质杂交稻新组合进行试种、观察。现将试种情况初报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供试材料:博优290,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博Ⅱ优128、绿永优4号、绿永优10号,均系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博Ⅱ优15。试验地点设在海口市琼山区大坡镇大坡洋农户田。
1.2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试验[3-6],共设5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其中以博Ⅱ优15为对照(CK)。不设重复,每个大区面积333.3 m2。
1.3试验实施
采用塑料软盘湿润育秧,播种期7月6日,插植期7月21日,插基本苗64.5万~72.0万根/hm2,施肥量为尿素217.5 kg/hm2、过磷酸钙225 kg/hm2、复合肥(15∶15∶15)150 kg/hm2、氯化钾165 kg/hm2,折纯氮121.5 kg/hm2、五氧化二磷60.75 kg/hm2、氧化钾121.5 kg/hm2,氮∶磷∶钾为1.0∶0.5∶1.0。
1.4调查内容与方法
试验期间主要调查记录每个组合的生育期、株高、主茎叶片数、有效穗数、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小区产量等性状;试验进行定点观察记录,室内考种,大区产量为实割产量。
2结果与分析
2.1生育期
绿永优4号的全生育期为117 d,比CK长1 d;绿永优10号的全生育期为114 d,比CK短2d;博Ⅱ优128的全生育期为123 d,比CK长7 d;博优290的全生育期为111 d,比CK短5 d。 2.2主要农艺性状
分蘖从强至弱依次为绿永优10号、绿永优4号、博Ⅱ优15、博Ⅱ优128、博优290;穗平均粒数变幅为101.5~149.2粒,从多至少依次为博Ⅱ优15、博Ⅱ优128、绿永优10号、绿永优4号、博优290;千粒重变幅23.5~29.5 g,从重至轻依次为绿永优4号、绿永优10号、博Ⅱ优128、博Ⅱ优15、博优290。
2.3产量
5个参试组合的产量表现为:绿永优4号平均产量7 098.0 kg/hm2,居首位,比CK增产9.21%;绿永优10号平均产量7 000.5 kg/hm2,居第2位,比CK增产7.71%;博优290平均产量3 744.0 kg/hm2,比CK减产4.24%。
3品种评述
3.1绿永优4号
该组合株高114.2 cm左右,分蘖力中等偏强,株型紧凑,剑叶长而直,叶绿青绿,茎秆坚韧粗壮,较耐肥抗倒,穗长23.3 cm,穗平均粒数124.4粒,结实率96.23%,千粒重29.5g,米质优,粒较大;产量7 098.0 kg/hm2,比博Ⅱ优15增产9.21%,田间没有发现稻瘟病和白叶枯,纹枯病为害较轻,建议示范推广。
3.2绿永优10号
该组合株高114.8 cm,分蘖力强,株型凑集,剑叶而直挺,叶色翠绿,后期青枝腊秆,茎秆粗壮,抗倒性强,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耐肥性较好;穗长23.2 cm,穗平均粒数128.9粒,结实率94.25%,千粒重27.3 g,米质外观品质2级,食味口感甜,滑有弹性;产量7 000.5 kg/hm2,比对照增产7.71%,建议示范种植。
3.3博Ⅱ优128
该组合株高118.5 cm,分蘖力中等,株型集散适中,群体清秀,抗稻瘟病和白叶病,叶色浓绿,剑叶长直,穗大粒多,抗倒伏,穗长24.1 cm,穗平均粒数141.3粒,结实率91.65%,千粒重25.5 g,米质外观3级,食味品质明显好于博Ⅱ优15;平均产量6 811.5 kg/hm2,建议示范种植。
3.4博优290
该组合株高97 cm左右,分蘖力中等偏弱,植株整齐,株型好,剑叶窄长坚挺,叶色青绿,穗长23.1 cm,穗平均粒数101.5粒,结实率90.11%,千粒重只有23.5 g,产量较对照低,建议进一步试种观察。
4参考文献
[1]应存山.中国稻种资源[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3:540-541.
弱感光型优质杂交稻新组合引种试验
2025-04-27
弱感光型优质杂交稻新组合引种试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