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木林经济见效型封山培育技术的分析(2)

2025-04-30


    留优去劣。保留优良的菇木林树种作为目的树种,砍除不能种菇或种菇产量低品质差和生长缓慢的劣质等树种。
    去密留疏。为促进优良的菇木树种的生长,要保留合理的密度不足的地方,也可留一些非目的树种。
    去弯留直。对于主干弯曲、倾斜、顶端优势不明显、有严重的机械损伤等缺陷的目的树种幼树,虽大,但只要不是在空档位置也把它砍除,而保留虽少但健、直的目的树种。
    去小留大。在砍除过密的目的树种时要做到去小留大,促进菇木快速成林。
    去衰留壮。有病虫害及生长衰退的目的树种,虽在较稀处,也要砍除,以利于附近其它幼树和生长及防止病虫害的传播。
    2.补植
    林地经过清理之后,遇较大的林中空地时要及时补植。补植的菇木树种应优先选用速生树种,如南酸枣、山杜英、马褂木、麻栎、银荆、枫香、实生锥栗等,并做到造地造树栽培。一般可挑选壮苗,于定向劈山后补植。为了提高补栽树苗的竞争力,可挖大穴,挑壮苗,春季早栽。经过补植和抚育,最终保留的菇木1.0~1.5万株/ hm2,形成合理的林分密度。
    3.抚育
    林分经定向劈山、补植后,一般经过2—3次抚育即可郁闭成林。抚育主要是砍去影响菇木生长的藤刺和杂灌,促进菇木的生长。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深挖施肥,由于深挖施肥成本过高,将严重影响菇木人工促进封山培育的经济效益。
    三、封山管理
    人工促进封山培育的菇木林经定向劈山抚育,设立防火带后应立即进行封山,加强护林管理,以免遭人为破坏,保证菇木林的正常生长。菇木林的封山管理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1.制定完善规章制度
    通过法规、乡规民约等形式,规范群从,从法律、制度上保障封山抚育的顺利进行,防止人为破坏。同时,加强林政管理,严禁上山放牧、砍柴,严防森林火灾的发生。
    2.设立封山警示设施
    可在林区设立封山管理警示牌,制作张贴植物保护、森林防火标语,充分发挥法规的警示作用。通过宣传发动,提高群众护林防火的意识。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立铁丝网等森林防护设施,确保林分不受破坏。
    3.建立健全护林网络
    集中连片建立菇木林的区域,乡、村、林地要落实专人负责,齐抓共管,形成完整的护林网络,严防林农相互盗伐。
    参考文献:
    [1]李生文.阔叶林改建菇木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恢复与地力维护研究.林业科技开发,2005,19(1):44-47.
    [2]杜国坚,朱光权.短轮伐期菇木林营造技术研究.林业科技开发,2003,17(5):17-19.
    [3]叶长文,吴学谦.菇木林资源现状及人工营造技术.食用菌,2003,25(4):19-20

菇木林经济见效型封山培育技术的分析(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数学课堂探究性学习问题设计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