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县林区松毛虫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2)
2025-04-29
把好检疫关是阻止病虫害传播、蔓延的有效途径。通过森林植物检疫站及兼职检疫员组成的检疫员网络全面开展检疫工作,在交通运输主干线设立森林植物检疫检查站,对进出花卉、种苗、木材及其制品依法进行双向检疫,防御病虫害传播。同时对辖区的苗圃实施产地检疫,使产地检疫率达90%以上,防止和杜绝危险性病虫传入与传出,为松毛虫的有效防治奠定基础。
3.2大力营造混交林
松毛虫是寡食性害虫,只为害马尾松,不为害其他树种。对于过稀的马尾松纯林或松毛虫发生基地以及没有生长前途的被害残林,要有计划地予以改造,并适当补植阔叶树种,实行针阔混交,可减少松毛虫的扩散[4]。
3.3加强封山育林,及时合理抚育
马尾松生长季节不仅是松毛虫的发生季节,也是松毛虫的天敌如各种鸟类、蚂蚁、螳螂等生长繁育季节。此时应禁止人畜上山,以保护马尾松和松毛虫的天敌,从而控制松毛虫的大面积发生。通过封山育林,林分高度增加,密度加大,植被增厚,使得林分内的昼夜温差变小,相对湿度增大,能很好地抑制松毛虫的生存和繁殖,从而有利于天敌、寄生蜂的生存和繁殖。此外,冬季进行合理修枝,创造良好的林分环境,也是防止松毛虫害发生的又一有效措施。
3.4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
松毛虫的天敌主要是寄生蜂和寄生蝇,可进行大量生产和繁殖。在治虫时要注意尽可能减少天敌的伤亡,改善天敌的生存环境。
3.5搞好预测预报,确定防治指标和防治措施
虫口密度在5头以下时,可利用松毛虫发育的各个虫态进行人工防治,如蛹期采茧、成虫期诱蛾捕蛾、卵期剪除卵枝、冬季刮树皮等(尽量不用农药),这样既经济又可保护其天敌。虫口密度在5头以上时,应以药剂防治为主。在幼虫发生期,喷菊酯类药于树上,毒性小,杀虫快速干净,且不污染环境。幼虫春季上树前和秋季下树前,刮去树干齐胸高处的粗皮成5~10cm环状,将经过药剂1605和柴油浸泡的纸条缠绕在上面,也可触杀幼虫,且不伤害天敌。此外,生物防治也常收到良好的效果。将苏云金杆菌、白僵菌制剂稀释成含孢量0.5~1.5亿个/mg喷雾,只要天气高温多雨,效果很好。在成虫产卵期,根据虫口密度,释放赤眼蜂、黑卵蜂25~150万头/hm2,也能起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4参考文献
[1] 赵仲苓.中国经济昆虫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2] 李培荣,黄杉.害虫马尾松毛尺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08(5):35-36.
[3] 毕光银,程劲松.马尾松毛虫防治经济阈值的估算[J].林业科技通讯,1999(12):27-28.
[4] 李其佐,毛健世,叶维桂,等.苍南县马尾松毛虫的发生与防控[J].现代农业科技,2009(8):98-99.
青田县林区松毛虫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