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数学思维之创造性思维(3)

2025-04-28


  总之,我们要利用各种思维相互促进的关系,把学生的思维习惯逐渐由“再现”导向“创造”,用已掌握的知识去研究新知识,引导他们总结规律,展示想象,大胆创新。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看到,创造性思维既有别于传统教育所注重的逻辑思维,又并非单纯意义上的发散思维,它是由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和辩证思维所构成的有机的整体,并且是一个人创造力的核心。数学教学应该尽快地转变思想,从传统的教育模式向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模式转变,从传统教育所强调的逻辑思维向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创造性思维转变。这个过程将是漫长的,我们将继续探索下去。 
   
  参考文献: 
  [1]仇保燕.教学思维方法.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221-235. 
  [2]张楚庭.数学与创造.武汉: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8-10. 
  [3]王仲春,李元中,顾莉蕾,孙名符.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97-101. 
  [4]何克抗.创造性思维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7-20. 
  [5]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66. 
  [6]吴宪芳,郭熙汉等.数学教育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92-100.

浅议数学思维之创造性思维(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核桃举肢蛾的发生与防治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