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语习语中文化信息在翻译中的处理——基于“功能对等理论“(3)

2025-04-30


    在现实的翻译中,完全的对等是很难达到的,而且正如上文所说,如果一味的追求对等,还有可能牺牲文化传播的作用。因此,在具体操作中,对待包含不同类型文化意象的英语习语,必须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处理,在各个目标之间做一定的取舍。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于部分并不具备非常特殊文化意义的习语,在翻译成目标语时可以重点考虑对等功能,也就是意义优先,让译文读者看到以后也能产生同样的意义上的理解并且能兼顾到美学上的价值,这样才能令译文的表达自然。为达到这个目的,译者必须摆脱原文语言结构的束缚又要尽力避免原社会文化因素对译文读者造成的陌生感和翻译腔。在这一类型的翻译中,比如“aflash in the pan",被翻译成为“昙花一现”,显然就非常生动,并且意思也把握的很好。还有‘`to grow like mushrooms”也可以直接使用汉语中的“象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虽然文化意象换了,但是效果几乎是没有变化的,如果一定要翻译成“象蘑菇一样冒出来”,显然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了。
    第二,在考虑功能对等的时候,也必须要考虑到不同的语境,不能不加区分地采用目标语的文化意象。比如有人把‘`You areas pure as Psyche”翻译成“你真象西子一般无暇”,这样把中国传统的人物代人,显然是很牵强,很不自然的。
    第三,对于西方文化中特有的文化意象,在翻译的时候不能简单粗暴的直接不译,或者是用其他的译语中的熟悉意象代替。这种做法有两大弊端。首先,这种文化意象通常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因此会造成一定的意义或美学价值的变动;其次,这样做完全没有起到文化传播的功能。因此,对于这一类型的文化意象,比较好的方式是直译加注释的方式。
  3结语
    习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象,又是语言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英语习语中,许多的文化信息都有着体现,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不能忽略,更不能草率处理,而是应该在合理致力于达到功能对等的效果的前提下,尽量传达出准确的意义以及其中的美学价值。同时,由于文化的传播是非常重要的,译者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利用英语习语中的文化因素来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总之,在这各个方面都要有所取舍,根据具体的文化意象类型,采取具体方法达到最佳效果。

浅析英语习语中文化信息在翻译中的处理——基于“功能对等理论“(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浅谈从历时性研究角度看英语词汇的发展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