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非正式组织的成因、利弊与引导研究(5)

2025-04-30


        (三) 分化瓦解“消极型非正式组织”
        当学校管理制度影响到某些人的利益时,权益受损的教师因为利益相同,可能互相支持暂时结队,成为学校的对立面。管理者要充分利用非正式组织信息灵、沟通快的特点,真诚地与教师交流,倾听教师的心声,及时掌握教师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对学校政策、措施及规章制度所持有的意见,修订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同时,在具体工作中,要特别关注这一组织的舆论和动向,充分预测“消极的非正式组织”在学校可能会产生的反面影响,及早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其负面影响。当无法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时,要予以说明,争得教师的理解,消除其抵触情绪;对那些拉帮结派、与组织相对立、起破坏作用的极个别人,要严肃处理,同时要想方设法削弱其内部力量、分化瓦解这样的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形成并发挥作用的时机,往往是在学校工作的一些关键环节中。如:学校正式组织的人事任免、人员变动、评优评先、职务晋升、住房分配等方面。这些环节容易刺激新的非正式组织的形成,并使新老非正式组织处于活跃状态。为了避免滋生更多的“消极型非正式组织”,我们可以采取下列方法来增强学校这个“正式组织”的吸引力:第一,学校管理者要严格掌握政策,一视同仁,做到办事公正透明,使大家心悦诚服;第二,坚持民主执政,扩大教职工对学校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要在充分依靠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同时,建立学校事务非正式组织参与机制。对于涉及学校发展和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可以择优吸纳教师非正式组织成员参与,集思广益,保证决策的科学合理;第三,“增大组织目标的效益”,即把学校的目标和个人的需要联系起来,使教职工能从学校设立的目标中看到他们的利益,把个人目标纳入学校目标中,个人目标通过学校目标的实现而实现。正式组织的吸引力增强了,“消极型非正式组织”就失去了产生的温床。
参考文献:
[1]吴文燕.高校教师非正式组织的管理策略[J].咸宁学院学报,2007年8月,第27卷,第四期,第173页.
[2]陈保峰.关于教师非正式组织的管理[J].职业教育研究,2006,5,第34页.
[3]朱立宏.“和而不同”对教师非正式组织的管理策略[J].现代教学,2004.4,第43页.

教师非正式组织的成因、利弊与引导研究(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班主任,向快乐出发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