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建立“对话型”师生关系(2)

2025-04-26


  (3)疑点和歧义问题。把学生感到困惑不解的问题作为对话的主题,可以使学生在对话中接触疑点,豁然开朗,并迎刃而解许多其它问题。而学生之间由于分歧而出现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对话,通过观点的展现、思想的交流,使学生乐于对不同观点的接纳,培养多元化意识。 
  例如讲《网络的工作原理》这部分内容,介绍数据在网络之间的传输过程,是比较抽象的一部分内容。许多学生不理解数据在网络层之间的传输,我设计了一个“拷贝不走样”的游戏,把数据的传输与学生之间的传话作类比,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对话中来,通过相似的过程的比较,解决了学生的困惑。 
  二、建立“对话型”师生关系的注意点 
  1.对话不是简单的问答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师生问答现象并不常见,所以,在“对话型”师生关系中,对话不仅是课堂上的师生问答,而且是知识技能的交流,体现交往的哲学理念。这种对话是一种彼此的倾听,是通过语言进行讨论和争鸣,更是师生双方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意志共同分享的关系。 
  2.对话并非越复杂越好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对话,无论作为一条原则还是作为一种方法,它的使用都必须服从于教学,不能为了对话而对话,更不能为了对话,把对话设计得很复杂。太过复杂的对话,会让学生感觉到不平等,没办法真诚地与教师交流,而对话也变成了形式主义。 
  3.对话的目的不是要达成一致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并不是要求学生完全跟从教师,当双方有见解分歧时,教师要能够放下“师道尊严”的面子,虚心与学生进行商榷。如果学生的见解比教师的见解更有真理性,教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代写教育教学论文和论文代写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师应该具有投降真理的勇气和向学生请教的气度,与学生展开平等的讨论,虚心接受学生的观点。观点的不同,正说明了对话的必要性。 
  对话是师生基于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过程。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已不仅仅局限于讲授软件的技能操作,而是一种师生共同接受新知识新技能、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建立体现师生共同发展的“对话型”师生关系,不仅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师生之间互相平等共同进步的心灵沟通与交流。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建立“对话型”师生关系(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师生网络互动课前分层探究的实践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