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际贸易术语的教学方法探讨(2)

2025-07-01


  二、新老通则比对,找出其中差异 
  《2010通则》与《2000通则》内容大致相同,只删去了4个贸易术语(分别为DAF、DES、DEQ、DDU),添加了2个(DAT和DAP)。(2010通则》是国际商会根据国际贸易的发展对《2000通则》的修订,2010年9月27日发布,于2011年1月1日实施。 
  DAT目的地或目的港的集散站交货类似于取代了的DEQ术语,指卖方在指定的目的地或目的港的集散站将货物交给买方处置即完成交货,术语所指目的地包括港口。卖方应承担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地或目的港的集散站的一切风险和费用(除进口费用外),本术语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或多式联运。DAP类似于取代了的DAF、DES和DDU 三个术语,指卖方在指定的目的地交货,只需做好卸货准备无需卸货即完成交货。术语所指的目的地也包括港口。卖方应承担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地一切风险和费用(除进口费用外)。本术语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多式联运方式及海运。 
  《2010通则》取消了“船舷”的概念,卖方承担货物装上船为止的一切风险,买方承担货物自装运港装上船后的一切风险。在FAS、FOB、CFR和CIF等术语中加入了货物在动输期间被多次买卖(连环贸易)的责任义务的划分。考虑到对于一些大的区域贸易集团内部贸易的特点,规定《2010通则》不仅适用于国际销售合同,也适用于国内销售合同。《2010通则》共有11种贸易术语,按照所适用的运输方式可划分为两大类。 
  第一组:适应于任何运输方式的七种为EXW、FCA、CPT、CIP、DAT、DAP、DDP 
  第二组: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的四种为FAS、FOB、CFR、CIF 
  三、教学效果总结和分析 
  这种教学思路经过实践检验得知,学生学习效果有以下方面的改善。 
  1.能从整体上掌握多个术语 
  因为是分组,当提到某个术语时,学生能自动联想到该术语所在组的其它术语,并且能按照教师之前所安排好的顺序把其它术语正确而快速的说出来,并能区别该组术语的共同点和每个术语的基本特点。 
  2.由于强调CIF、CFR和FOB使用频率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侧重这三个术语并细致掌握三个术语买卖双方各承担的义务。 
  3.引入了教材上未曾出现的《2010通则》 
  学生会自动更新知识,这对他们毕业后从事国际贸易工作十分有益,也成功地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衔接。 

关于国际贸易术语的教学方法探讨(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微课教学促进农村高中走班制的实施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