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让历史课堂更具个性化(2)

2025-08-01


  3.合作探究,解疑惑 
  课堂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侧重于创设情境来释疑解惑,可以把全班学生合理地划分为若干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学习小组,成员以“兵教兵”的方式,结合微课就自学中的困惑进行研讨,教师可以在小组间巡回走动,适时点拨指导,并给学生提供新的历史材料,适当拓展和补充知识点,激发学生讨论的兴奋点,形成思维碰撞,释疑解惑。 
  三、微课,使课后复习更具巩固性 
  章节复习、总复习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特别是毕业班的复习,时间紧、任务重、目标要求高,而学生的层次却参差不齐,甚至两极分化严重。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复习阶段都能有所发展是教师迫切需要攻克的难题。 
  微课应用于课后则有助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掌握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易混淆点,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促进知识迁移、引出后续学习内容。 
  新课结束后,学生对新授知识一知半解甚至不解都是正常的。按惯例,多数学生已掌握,教师就可以进入新内容的学习。对于不解或一知半解的学生,理所当然的就被放弃了,少有教师能跟进这部分学生,往往提出不切实际的希望:“课上没有完全听明白的学生请在课后多花些时间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理解知识,其可能性极小,因为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又没能从教师那里得到及时、必要的指导,久而久之,当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但通过微课形式加以复习巩固,针对课堂上的重难点内容,做出进一步阐释,可以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历史学习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只有反复学习、再三揣摩才能把历史学好,对于接受慢的学生可以反复利用微课学习,直至掌握知识点。 
  微课教学模式逆袭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局限,优化了学生的差异性,起到了基于起点不同的“殊途同归”的效果。 
  四、微课,使课外拓展更具延伸性 
  由于学生受到智力、性格、性别、家庭、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目标、学习意愿等方面都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正因如此,浙江省学科指导意见安排有“发展”要求,其中涉及的相关知识是课程标准只要求学有余力学生掌握的内容,但这些知识往往是现有高中历史知识的延伸,对于学生步入社会或踏入大学都有不小的促进作用。这部分知识往往在课堂上不予讲授或讲解较浅,但却是学有余力的学生有能力也有必要了解的内容。此时,微课给他们的拓展性学习提供了全新的途径与支撑,为今后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论文网专业代写论文和论文代写以及教育论文发表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微课以信息技术为外在条件,以展示历史学科魅力为重点,从而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热情,使学生真正喜欢学习历史。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2013(4)

微课,让历史课堂更具个性化(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认识角》微课程设计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