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把德育放在育人的首位,明确了德育教育在育人过程中的方向性和主导性。但是当前乡镇农村中学特别是边远山区的农村中学,学校德育工作被淡化了,为此,我们必须提高认识,端正思想,坚持“德育为首”,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一、当前乡镇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领导不够重视。首先是德育工作机构不健全或者形同虚设。据了解有些中学根本没有德育工作机构,有些学校虽有但只是摆设而已,甚至连起码的德育工作计划都没有,更谈不上开展有关“德育”的工作了。其次是领导只讲不抓或走走过场罢了,有些学校领导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形式上。
2、教师只重教书,不重育人。第一,部分教师政治思想觉悟不高或不关心政治。正因为部分教师不关心政治、少问及政治,因此他们只埋头传授知识,什么德育、政治,那是学校领导的事情,作为教师,“授业、解惑”才是天职。第二,片面追求学习分数、注重教学质量。他们认为只要自己所教的班级总分高、教学质量好,什么也就好了,一俊遮百丑嘛!正因为只注重教学质量,搞题海战术,哪有什么时间顾及德育工作?虽然现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学校领导衡量教师的工作成绩还是依据教学质量的好差,如果哪个教师差了就要“戴着笠帽等雨淋了”,因此教师只有注重教书、狠抓教学质量,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培养。
二、对策
1、要端正认识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对德育的认识能够站得高些、看得远些、想得深些,德育工作才能做好。
(1)要深刻认识把德育摆在首位的必要性、时代性。要清醒地认识到德育首位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国负面的、丑陋的、腐朽的东西入侵,青少年一代深受其害。另外西方国家经常无端指责中国人权,利用台湾、西藏问题,干涉中国内政,挑战中国核心利益,如最近美国会通过“售台”武器法案、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见“达赖”等。因此非常必要、及时地从时代的发展需要、从国家利益高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必须确保德育首位,确保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2)要明确德育首位的基本标准。衡量德育首位的基本标准可概括为三方面。
第一方面,德育在学校中居于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明确坚定,学校一切工作都自觉地贯穿渗透德育;第二方面,德育在教育中起到主导作用,首先是德育在教学中发挥了影响作用和保证作用;第三方面,各学校分层次达到了德育大纲和行为规范的要求,就算实现了德育目标。
(3)要深刻认识德育的特点、难度。在当前搞好德育确实不容易,这需要充分认识。德育有难点,一是它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现实的实践性;二是它具有克己性。德育的社会性比智育、体育大得多,学生接受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来自方方面面,思想表现也是方方面面,可控程度较低,这就加大了德育的难度。德育既要抓“外用”又要抓“内化”。“外用”就是学了就用、讲了就做,这不容易;“内化”就是将正确的思想道德观点要求变成学生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方法,那更不容易,没有时间和关键时刻的考验,难以测量。克己性是德育的特点,德育不是教人利己而是克己,克己奉公一直是我国提倡的传统美德,社会主义德育更讲求克己,因此要知难而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要集中力量,加大德育工作力度,保证德育为首。 2、坚持德育为首
浅谈当前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5-04-28
浅谈当前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